​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文化的尴尬

2025-09-02 16:09 来源:网络 点击:

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文化的尴尬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思,我想用一个故事来诠释,费雷罗是西班牙历史上年轻的优秀网球运动员之一,他和休伊特等一起被看作是未来男子网坛的领军人物。2003年费雷罗被评为年度最佳运动员,并在马德里受到国王胡安卡洛斯的颁奖,但尴尬的是,费雷罗在西班牙的人气不高,因为西班牙女子都比较青睐莫亚等性感男运动员.可费在法国却很受欢迎。这就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对于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个次感触最深的是在看《中国好歌曲》这节目的时候,有这样的一幕,让我如梗在喉。山人乐队,我想大家都听过,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乐队。他们队长说出了让全中国都害羞尴尬的问题:从自己的国家到国外,我们走遍了几十个国家,特别是在国外演出的时候,我常常独自一个人躲在后台流泪,为什么?因为他们很喜欢我们传达的文化,很热情,我觉得他们听懂了。所以我流泪了。

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剪纸

龙氏木雕船

木偶戏

盘金毯

土生土长的文化在国内不受到重视,却收到外国人的特别重视,这是一件多么讽刺的事情。打脸的感觉不好受。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区别?归根到底是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中国历史上异族入侵之后,总是主动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得以一脉相承地延续下来。然而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传统文化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西方文化渐渐渗入,许多知识分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新兴文化之间感到了莫大的迷茫。他们破天荒地忘却了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感,隐去了本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但即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保留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可继承性。在半封建的中国,一些必要的传统伦理道德在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方面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今中国在世界文化上的版图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影响力越来越深入广泛。孔子学院遍布世界,数不清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从这样的解读方式来看,中国文化蓬勃发展。可另一面,国内民众中的文化氛围却不景气。喜欢读书的人不多,中国书法丧失气息升腾的民间基础,许多民间传统技艺也濒危到了需要抢救的地步。

为什么?回溯历史,国人传统性格多带内向、严肃、拘谨的特征,传袭至今。而西风东进的百年以来,国外一些思想文化影响和改变着国民的性格。城市里,崇尚自由、轻松和时尚的年轻人成了很大的群体。韩国的餐饮店、服饰店开到了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化妆品让很多人无法拒绝。目睹了“中国式圣诞夜”的疯狂,国内一些学者及专家开始为春节这一传统文化日益走向边缘化感到担忧,呼吁要自觉地维护民族文化尊严,保卫民族传统文化。

情形就是如此。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宝库还没有重视到采取最好的保护方式和保持最理想态度的程度。而国外对中国文化已经在做深入的研究。敦煌在甘肃,而敦煌学却不在中国。美国人在研究中国的《山海经》,韩国人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地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属于”我们自己。

中国文化的传承不需要墙内开花墙外香,而是需要墙内开花墙内香,这才是我们骄傲的根本,一个扎根的土壤,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