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史涛良:“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所接的一口锅

2025-09-02 15:33 来源:网络 点击:

【陕西】史涛良:“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所接的一口锅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所接的一口锅

“焚书坑儒”,字面意思是:烧书、活埋读书人;《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焚烧古代典籍、坑杀方士儒生的事件。

这件事,让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成为世代口诛笔伐的靶心,甚至有说法叫“遗臭万年”。焚书台遗址就杵在渭南市临渭区县城东南曰灰堆村的地方,想“抵赖”、搪塞都不行!

而在几个月前的一天,儿子说“焚书坑儒”其实是甩给秦始皇的锅。我的回复是“也许吧”,然意识深处只是对儿子的新鲜说法没有否定。但当我读了《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之后,我汗颜了。“焚书坑儒”应该不是我们认知中的那么回事。

首先看一下时间,焚书发生在公元前213年,坑儒发生在公元前212年,两者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就是两件事。在焚书前,所有的经典书籍都在咸阳备了份,而真正一把火烧书的是西楚霸王,他焚烧了咸阳,那些书籍的绝大部分被付之一炬,“大火三月不息”啊!

再算算被杀的人数,明太祖朱元璋随便制造一个冤案,杀人皆在一万以上;成吉思汗铁木真喜欢屠城,杀人总是以十万为单位。而秦始皇总共坑杀了460多人,460与10000、100000相比,实在是可以忽略!

最后看被杀掉的人,他们既不是吟诗诵经的文人雅士,又不是在书房专研学问、研读孔孟学说的知识分子,而多是口诵孔子学说,编造神仙、宣传封建迷信,一心想着蒙骗他人、获取富贵的一群方士。

可见,秦始皇“坑”的不是孺生,而是诽谤、欺骗他的人。拿现在的话说,有些是骗子、有些是犯人,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喷子”或者“愤青”。

秦始皇推崇法家思想,核心理念是依法治国、富国强兵。他焚书并非不分青红皂白,而是有一定的选择性,虽然作法是极端了一些,但和我们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语文》、《历史》、《道德和法治》为统编教材算是一个理念。他所杀的人中,可能有部分好人,但绝大多数肯定是有问题的人。

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了长城、开凿了灵渠;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例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后是秦国丞相…… 如此丰功伟绩,足可以让他彪炳千古、享誉中外。

毛泽东主席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祖龙,即指秦始皇;秦犹在,指作为王朝的“秦”灭亡了,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秦”却延续了下来;秦始皇虽然死了,但它奠定了中华帝国的版图,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是对秦帝国的继承。孔学,即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秕糠,秕子和糠,均属糟粕,指没有价值的东西。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焚书”的确有过,它发生在清朝时乾隆当政时期。我们的这位皇帝大搞文字狱,一共延续了2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被焚毁的各种禁书达71万卷之多。乾隆焚书给我国的文化典籍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失,几乎毁掉了大半个华夏文明,实乃古代最大的一场文化浩劫。

几千年来,很多人骂秦始皇,主要因为两条:杀了四百六十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

其实,即使是秦始皇真的错了,骂的人也该骂够了!一是秦始皇听不见,二是看问题需一分为二,三是应该一切往前看,四是替古人出气有些伤神,五是……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史涛良,男,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多篇作品在各级各类平台、征文活动中获奖、发表。《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