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葛仙山

2025-08-29 18:18 来源:网络 点击:

问“道”葛仙山

2023年元月十一日,阳光明媚,大疫刚过,去葛仙山观光旅游的人流如织。笔者也再次问“道”葛仙山,呼吸新鲜空气。葛仙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的葛仙山镇,地处武夷山北麓,主峰葛仙峰海拔1096.3米,葛仙山景区面积50平方千米。据历代郡县志载,东汉以前葛仙山名云岗山,因三国时期著名道士、医药学家、道教灵宝派创始人葛玄,后人称之为葛仙翁,在此炼丹飞天成仙,故易名葛仙山。葛仙山集宗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是道教和佛教和睦共处的宗教地,形成了“一山两教、道佛双修”的宗教文化,号称“中华灵宝第一山”。 

在中国道教的名人榜上,灵宝派祖师葛玄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一生研究道学、医学和开启灵宝教义、奠定江南丹鼎派的基础,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三国时期葛玄在铅山宣传道教文化,既是其人生之中的重要经历,也是中国道教之集大成之时。葛仙山集传统文化,道、佛文化,民俗文化于一身,既是自然风景区,又是宗教文化区。

葛仙山寺观因葛仙翁的深远影响,以玉虚观为代表形成了具有宋、明古建风格的建筑群。葛仙山被誉为道教灵宝派发源地,葛仙祠、慈济寺为江西省重点开放寺院,是道教、佛教和睦共处的宗教圣地。葛仙殿下方是慈济寺,寺庙的方位几乎与道观相反,却也联系紧密。为何道教圣地迎来佛僧?这里有个缘由。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葛仙祠香火太盛,而道人甚缺,为维护治安,道长邀请鹅湖峰顶寺门人前来设立分院,共理庙会。于是,便出现了“一山两教”“道释共处”的局面。自明代以来,葛仙山寺观就形成了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开山门,十月初一关山门的例规。期间为旅游观光的“香汛期”,来自皖、浙、闽等省的部分县、乡和江西省上饶、铅山、弋阳、横峰、广丰、万年及鹰潭、贵溪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千百年来,葛仙山吸引了众多的名士上山参访,并留下大量的诗文,极大地丰富了铅山的道教文化。有文献记载,自唐以来,诗人白居易、李商隐、韦应物等,道士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等,以及北宋熙宁年间的宰相王安石,明代内阁首辅费宏、夏言,均慕名朝拜过此山。现如今上饶铅山围绕葛仙景区结合古典山水画境再现了汉末时的小山村景象,以水、竹、村为创意元素,致力打造集道教文化、休闲度假和传统文化体验的天然问“道”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