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害怕买到注水肉?三招教你识别注水肉

2025-09-27 00:06 来源:网络 点击:

科普|害怕买到注水肉?三招教你识别注水肉

对大多数家庭而言,

肉几乎是三餐必备!

保障生鲜肉市场的食品安全尤为重要!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

不过,有时候,

市民们购买生鲜肉肉时,

也要会分辨好坏哦!

今天,小编来教你

如何鉴别注水肉和优质肉?

那什么是注水肉呢?

小编就先带大家

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注水肉?

注水肉是指牛、羊、猪、家禽等动物在屠宰前被强制从口腔处灌水,或宰后不久通过血管、心脏高压注水,或直接用注射器向肌肉注水的肉,不法商贩以此达到增加重量牟利的目的。生肉注水后,易造成病原微生物污染,营养物质流失,使肉质迅速恶化,腐败变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那注水肉到底怎么鉴别呢?

观肉色

正常猪肉为暗红色,皮下脂肪和板油洁白,富有弹性,经手按压后很快能恢复原状,且汁液渗出;

注水后的肌肉很湿润,肌肉表面有水淋淋的亮光,大血管和小血管周围出现半透明状的红色胶样浸湿,肌肉间结缔组织呈半透明红色胶冻状横切面可见到淡红色的肌肉。如果是冻结后的牛肉,切面上能见到大小不等的结晶冰粒。

观肉的新切面

正常的肉新切面光滑,无汁液或很少有汁液渗出;而“注水肉”切面有明显不规则淡红色汁液渗出,切面呈水淋状。

注水后的肉,用刀切开时,肌纤维间的水会顺刀口流出。如果是冻肉,刀切时可听到沙沙声,甚至有冰渣落下。

化冻

新鲜肉经冰箱冷冻后,表面只有冰霜附着,容易解冻,解冻后无血水析出;

而注水肉冻结后,表面有明显结冰层,解冻时间较长,解冻后的水为暗红色,这是肌纤维被冰胀裂而致使大量细胞液外流所致。

用纸巾来判断

要是没法从外观上判断,还可以用纸巾给猪肉做个小试验。

试验方法:

先将一张干净的纸巾贴在切开的猪肉表面,等到纸湿了之后再揭开。

如果是注水肉,纸巾吸的水分多,就不能完整地揭下来,有时还有可能会碎成纸片。

而没有注水的肉,纸巾不会完全湿透,基本上可以完整地揭下来,而且因为沾上了猪的油脂,还可以点燃、烧着。

有弹性是好肉

直接用手去摸摸肉,正常的肉既有弹性,又有黏性,而注过水的肉,因为肌纤维遭到破坏,所以既没有弹性,也没有黏性。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首顺口溜——

生肉注水分量沉,远处观看肉发光。纸巾一贴便湿透,买回吃了损健康。

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应该提高警惕,对于低于市场价格的食品应该保持谨慎态度,不要贪图便宜,发现不法行为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举报电话:12315、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