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讲合伙人制(一)用合伙人制思维,开启创业模式

2025-09-26 23:50 来源:网络 点击:

杨老师讲合伙人制(一)用合伙人制思维,开启创业模式

过去是一个雇佣时代,老板带领着一个团队,经营一家企业。今天,我们进入到了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时代,合伙人制是未来的主流形式。

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先生曾经讲过:“在今天,合伙人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的重要性,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重要”。企业拥有再好的商业模式、再先进的技术、再过硬的产品,都需要一个团队去执行。在过去,老板通过发薪水、发工资的方式组建一个企业。再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团队想走得更远、飞的更高,就必须通过联合合作与合伙人制的方式一起创业,经营企业。

今天第一讲,我们就通过建立合伙人制思维,帮助创业的你理清思路,开启合伙人制创业模式。

1、创业第一步,最重要的不是商业计划,不是融资,而是选择合伙人。找合伙人是创业的第一步,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2、选择合伙人从曾经一起工作的人,熟悉的人一起创业。合伙人不仅仅是同事,还需要共同经历过磨砺、彼此鼓励、品尝胜利。当合伙人有共同工作的经历时,将有助于创业的团队坚实基础的形成,有利于进行优势互补,开放性讨论,相互包容彼此的优缺点。

3、明确分工,优势互补。初创企业,资金,技术,产品都有着局限性,每个人的精力更是有限,团队成员分工并规定彼此在自己所在负责的领域享有最终决定权,这样当市场上机遇闪现时,你的团队就可以及时抓住,企业在创业的路上就会超越其他竞争者,会走得又快又远。

4、彼此分享,规划远景。团队成员花一段时间商讨业务愿景,彼此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不要局限于大局,要涉及文化,产品,行业、资源等等。每发现一个共同点,都记录下来,将其变成企业愿景中的一部分。

5、制定规则,达成共识。合伙人彼此达成共识,会使许多事情变得简单,但这样也无法避免个人纠纷的发生。将工作规则和原则,转化成流程与制度,彼此相互遵守,这样团队会走得越来越好。

6、引入监事,监督问责。在公司的决策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形成监事监督制度,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督,可以帮助合伙人避免潜在的纠纷。富有经验的,诚实的,坦诚的监事,不仅能够为合伙人制定问责制度,还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帮助企业获得潜在的合作伙伴、投资者及客户的认同。

7、签署协议,明确约定。合伙人协议,能够为每位合伙人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解决方案。一份好的合伙人协议,应当明确合伙人的所有权、股份、承担责任、退出条件等条约。合伙人在这份协议上花的时间与精力越多,紧急关头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8、财务透明、公开公正。合伙做生意,钱是放在首位要谈的。刚开始,公司规模比较小,可以自己去做账,但是所有的账目,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向所有合伙人进行公布及说明,防止经济纠纷。

希望每一位创业者,用合伙人制思维,聚集一群人,将一个理想、一个故事,浓缩成为一张纸,用一辈子的时间,做好企业,经营好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