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隍铁铉:邓州英魂的忠义守望

2025-08-05 03:44 来源:网络 点击:

济南城隍铁铉:邓州英魂的忠义守望

在山东济南的历史深处,有一座城隍庙,静静矗立,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百姓的敬仰。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城隍,济南城隍庙祭祀的城隍爷是一位来自河南邓州的明代英雄——铁铉。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史诗,在泉城的大街小巷传唱,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标识。

铁铉,字鼎石,南阳邓州人出生于1366年,身为元代回回人后裔,自幼便展现出刚决的性情与聪慧的头脑。在太学苦读时,他熟通经史,成绩斐然,凭借出众的才学,从国子生被选授为礼部给事中,后又调任都督府断事。他断案如神,面对复杂疑难案件,总能迅速理清头绪,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其卓越的才能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获赐“鼎石”之字,寓意他将如鼎石般稳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靖难之变,这场改变明朝命运的动荡,成为铁铉人生的转折点,也让他的忠义之名响彻天下。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叛乱,建文帝朱允炆派大将军李景隆讨伐,铁铉时任山东参政,负责督运粮饷。李景隆战败,燕军一路势如破竹,河北及山东北部各城纷纷沦陷。1400年四月,朱棣在济南城外击败李景隆,随后将济南城团团包围。此时,济南城内仅有都指挥盛庸所部,兵力单薄,形势岌岌可危。

危急时刻,铁铉挺身而出。他听闻济南危急,火速从外地赶回,与盛庸歃血为盟,立下与城池共存亡的誓言。朱棣兵临城下,试图以劝降书瓦解济南守军的抵抗意志。铁铉收到劝降书后,当即回以《周公辅成王论》,文中言辞恳切,以周公辅佐成王的典故,奉劝朱棣应忠心辅佐侄子朱允炆,坚守臣子的本分与大义,拒绝向叛乱势力低头。

劝降不成,朱棣恼羞成怒,下令攻城。铁铉亲自督众,日夜坚守,燕军虽攻势猛烈,但在铁铉的顽强抵抗下,久攻不下。三个月后,朱棣见强攻无果,竟阴谋决堤引水灌城,妄图以水患逼迫济南城投降,城中百姓危在旦夕。

为了拯救济南百姓,铁铉决定冒险设下诈降之计。他派壮士在城门上暗置千斤闸,又让守城士卒佯装绝望,大哭哀嚎“济南城快被淹了,我们就要死了”,并尽撤楼橹防具,营造出城中绝望、准备投降的假象。随后,派城中百姓长者代替守城军前往燕王大营跪伏请降,言辞谦卑,恳请朱棣退师十里,单骑入城受降。朱棣求胜心切,又被铁铉的“诚意”所迷惑,信以为真,竟真的高骑骏马,大张黄罗伞盖,只带数骑护卫,过护城河桥,径自西门(泺源门)入城。然而,就在他刚进城门的瞬间,城中士卒高呼“千岁到”,预先安置好的千斤闸轰然落下,可惜最终只砸烂了朱棣的马头。朱棣大惊失色,急忙换马急返,才侥幸逃过一劫。

朱棣遭此算计,怒不可遏,再次以重兵围城,并动用数门大炮轰击城内。在城将破的千钧一发之际,铁铉急中生智,他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又亲自书写大批朱元璋神主灵牌,分置垛口。朱棣虽叛逆,但也不敢公然炮击父亲的画像与灵位,投鼠忌器之下,攻城计划被迫搁置。在相持阶段,铁铉又招募壮士,出奇兵,不断骚扰袭击燕军,大破敌军。燕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燕王愤甚,计无所出”。最终,在姚广孝的建议下,燕军于九月四日解围而去,从此南伐不敢再取道济南。

济南解围后,铁铉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设宴犒赏将士。朱允炆派遣官员赐金慰劳济南守军,为嘉奖铁铉的卓越功绩,将他擢升为山东布政使,不久又加兵部尚书衔,协助盛庸准备北伐。泉城百姓得以免受战火的涂炭,对铁铉感恩戴德,尊其为“城神”,在他们心中,铁铉就是守护济南的守护神,是庇佑一方平安的城隍爷。

然而,命运对铁铉却极为残酷。1402年,燕军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最终突破淮河防线,攻占京师,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自立为帝,改年号永乐。朱棣夺取帝位后,回兵北上复攻济南,铁铉死守不肯投降,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被攻破。朱棣又设伏兵计擒铁铉,将他押送到京师。面对朱棣,铁铉骂不绝口,立而不跪,即便遭受割耳、鼻,被煮肉塞入其口的酷刑,仍厉声回应:“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 最终,铁铉被施以磔刑,英勇就义,时年37岁。他的家人也惨遭迫害,父母被发配到海南,大儿子充军,二儿子做了官奴,后被虐待而死,妻子杨氏和女儿被籍没为奴,沦为乐户发配到官营妓院。

尽管铁铉惨遭杀害,但他的忠义之名却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自明代中叶起,官府便先后在华阳宫为铁铉塑像,在“七忠祠”为铁铉设立祀位,以纪念他和其他六名为反抗朱棣遇害的忠臣。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山东盐运使阿林保在济南大明湖畔北岸修建了铁公祠,祀铁铉,以表达对他的缅怀与敬仰之情。如今,铁公祠已成了大明湖一个著名景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绘形绘色地描写了在铁公祠观佛山倒影的情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瞻仰。

济南城隍庙祭祀铁铉,不仅是对一位英雄的纪念,更是对忠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铁铉以一介书生之力,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坚守正义,宁死不屈,他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济南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勇敢无畏,坚守信念。他的故事,也成为济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座城市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闪耀着忠义的光芒。

邓州二忠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