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衔闲聊

2025-11-11 00:00 来源:网络 点击:

古代军衔闲聊

众所周知,军衔或者官衔是一名将领荣誉的重要体现,军衔越高,证明军功或者说是贡献就越大。我国于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当时授予元帅与大将各十人,即我们所知的十大元帅十大将。而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时(1965年时军衔制曾废除),邓公提出和平时期军衔最高至上将,所以直到现在,上将仍是我国的最高军衔。那么,古代的军衔或者说是官衔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首先,说说汉代。汉代最高武将官职为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代表人物有我们所知的韩信、卫青、霍光等人。大将军之下,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为三公级别。再往下,便是前、后、左、右四将军与偏将军、裨将军等级别的官衔了。

而到了与汉代并称“强汉盛唐”的唐代,官衔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唐代最高军衔、最高武将容易为“天策上将”,而这个职位,唐朝289年的历史中仅唐太宗李世民一人获得此官衔,当年李世民围洛阳,战虎牢关,一战擒窦建德、王世充两王,居功至伟,唐高祖李渊觉得现有的官职已不足以封赏李世民的功绩,因而专门为李世民设立了这一职位。而天策上将这一职位之下,便是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以及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大都督、大都护等官衔。

唐代之后的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代的五代官衔,与唐代有部分类似,但宋代武将无正一品的官衔,武将最高官衔为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之后便是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等

到了明代,明朝的官衔又从高到低划分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都督、总督、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指挥使、指挥佥事、守备、副守备、千总、副千总、把总、副把总、总旗、小旗等十八个等级。

而明代之后的清代,武将官衔也是由高到底分为了九品十八级,由正一品至从九品分为:领侍卫内大臣、将军/都统/提督、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城门领、守备、守御所千总、门千总/营千总、部千总、把总、盛京游牧副尉、外委千总、委署骁骑尉、外委把总、额外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