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的“奢侈品”麦乳精风靡全国,它从哪来的?为何消失了

2025-10-08 09:58 来源:网络 点击:

40多年前的“奢侈品”麦乳精风靡全国,它从哪来的?为何消失了

你听说过"麦乳精"吗?

它是那种冲泡后充满浓郁奶香的"高级营养品"。在七八十年代,麦乳精曾经风靡一时,甚至成为富人家庭的奢侈品。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曾经风靡全国的麦乳精如今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麦乳精究竟是什么?

麦乳精这个名字对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非常熟悉,提及它会勾起儿时的回忆。

那时候,麦乳精是家喻户晓的名字,被认为是高档的礼物。每逢节日,家长们都会从深处的柜子里取出珍藏已久的麦乳精罐子,让孩子们尝一尝这美味的珍品。

孩子们会兴奋地拿着勺子,从罐子里挖出一大勺麦乳精,直接送进嘴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一边大口嚼着,一边品尝着甜美的味道。因为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这样直接吃麦乳精的,只有在没有大人的时候,孩子们才会偷偷地这样吃几口。

那么,麦乳精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会让人如此着迷?

事实上,它的名字已经透露了它的主要成分。

"麦"是指麦芽精,主要以二棱大麦为原料,经过发芽、烘焙等工序制成。

要制作麦芽精,工人们首先会选择优质的二棱大麦,将其浸泡在水中,促使其发芽。麦粒在发芽后表面会长出嫩芽,这时候麦粒中的淀粉已经转化成了糖分。

然后,他们会将麦粒烘干,这个过程可以去除水分,同时保留麦粒中的营养成分。烘干后的麦粒会被碾磨成粉末,然后与糖浆混合,经过煮沸和搅拌,就制成了麦芽精。

"乳"是指在配方中加入的奶油、奶粉等乳制品,为了增加奶香味和丰满口感,常用的乳制品包括鲜奶油、全脂奶粉、淡奶油和炼乳等。

"精"包括糖类、糊精等成分,如葡萄糖、白砂糖、麦芽糖等,这些都是天然可溶性强的糖,可以增加麦乳精的甜度。

最初,麦乳精是在欧洲首次出现的,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它实际上在二战期间已经在欧美流行起来。

世界上第一杯麦乳精是怎么来的?

19世纪中期,母乳仍然是婴儿唯一的食物来源。如果母亲因健康原因无法喂养孩子,那么婴儿的生存就会成为一个巨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使用其他食物制作的婴儿配方粉。

1867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使用麦芽汁、小麦和牛奶为原料,发明了一种名叫"婴儿汤"的产品。

一旦这个产品研究出来,他们就通过报纸广告将其推向市场,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化婴儿配方奶粉,可以说,李比希的创新开启了婴儿配方食品的先河。

与此同时,英国的霍立克兄弟也在研究制作婴儿食品。

詹姆斯是一名化学家,曾在一家婴儿食品公司工作,试图在英国生产类似"婴儿汤"的产品,但最终没有成功。

到了1869年,他的弟弟威廉移民美国,4年后詹姆斯也来到了芝加哥与威廉团聚,两人在芝加哥成立了"J&W霍立克公司",并继续研究有关婴儿食品的产品。

经过长达10年的反复试验,在1883年,霍立克兄弟终于研发出了一种创新型的婴儿饮料,这种饮料以麦芽和牛奶为原

料,以粉末状固体包装,可以在热水中迅速溶解。

一旦他们成功研发出这种产品,很快就获得了美国专利号278967。

1887年,这种饮料被命名为"麦乳精",与李比希研制的需要冷藏的液体婴儿奶粉不同,麦乳精以固体粉末的形式销售,重量轻、易携带、不易变质、高热量,非常适合作为婴儿的营养补充。

1980年,詹姆斯将他发明的饮料带回英国,并开始大力推广。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麦乳精引起了欧洲人的广泛关注。

更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麦乳精都成为士兵们最重要的营养补给品。

二战期间,盟军机组人员的逃生装备里都备有麦乳精,以备紧急情况之需。

麦乳精于1937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上海九福制药厂从瑞士引进技术,研制出国产的第一罐麦乳精"乐口福"。这款麦乳精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国人的热捧,甚至一度成为"奢侈品"。

麦乳精曾是奢侈品

麦乳精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生活物资短缺,能吃饱饭的家庭都被视为"富贵"。麦乳精这种富含营养的奶制品尤为珍贵,只有特殊身份的人才有机会品尝。

麦乳精一时间成为上层社会的奢侈象征。每逢节日,人们用精致的礼盒包装的麦乳精作为礼物拜访亲友,以彰显家世和地位。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富裕的家庭也会将麦乳精珍藏在柜子里,只有在招待贵宾时才会拿出一小部分,以展示厚待客人的礼仪。

孩子们常常渴望家中的麦乳精,他们会偷偷吃一小块结块受潮的碎屑,品味那些稀有的奶香和甜味。

可以说,麦乳精之所以能在当时脱颖而出,成为营养品之首,关键在于它独特的制作工艺。

制作麦乳精需要将大麦麦芽与奶油、炼乳等乳制品混合,再加入糖精,制成颗粒状速溶粉。这样一来,既保留了大麦的清香,又提供了丰富的乳制品营养。相比其他需要耗时烹饪的食品,麦乳精更容易存储和携带,因此也深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九福制药厂的创始人黄楚九是上海滩的传奇人物,不仅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制药集团,还涉足娱乐业,创办了上海大世界游乐场。然而,他英年早逝后,麦乳精的生产陷入困境。

为了振兴九福制药厂,接手的臧伯庸将注意力转向食品业,亲自领导研发,最终在1937年成功推出了乐口福麦乳精。一时间,乐口福风靡一时,并受到各阶层人士的追捧。

随后,抗日战争爆发,进口原料的供应中断,乐口福陷入停产危机。直到20世纪60年代,上海咖啡厂接手这个生产线,才使其起死回生。在此后的发展中,上海咖啡厂对产品进行改良和创新,推出了椰蓉、红枣等口味,进一步推动了麦乳精在国内的普及,尤其是强化型麦乳精的问世,通过添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更好地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一时间,麦乳精成为老少皆宜的家庭必备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火渐息,人们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而麦乳精也从奢侈品逐渐变为大众食品。

到了1990年,福字牌乐口福的全国

覆盖率已达85.7%,但在这一过程中,这家企业也面临着困境。

随着高乐高等新型速溶饮料进入中国市场,麦乳精逐渐被淘汰,退出了历史舞台。

麦乳精的黯然离场

1984年,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卡夫集团在中国天津成立了专门生产固体饮料的卡夫天美公司,并开始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征程。卡夫的著名产品"卡夫果珍"很快就在中国家喻户晓,短短几年内取代了"乐口福",成为90年代初时中国的头号固体饮料。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种进口商品。1996年,中国的进口额达到11557.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约62倍,这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对麦乳精构成了竞争。

此外,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也有经济能力购买更高端的营养品,如香髓、阿胶等,而不仅限于麦乳精。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鲜牛奶可以大规模流通,不再需要依赖麦乳精等替代品。各种新型速溶饮料如高蛋白奶粉、高乐高等也逐渐涌现,使麦乳精在口感和营养方面显得过时。

实际上,麦乳精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它的蛋白质含量仅为奶粉的30%左右,而且冲泡后会出现明显的颗粒感和沉淀,口感比较粗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些缺点被无限放大,导致麦乳精的销量持续下滑,最终退出了市场。

如今,要找到麦乳精已经不容易。偶尔在超市的底层货架上还能看到几罐麦乳精,但大多数人购买它们只是为了怀旧。一些年长的人可能会通过网络购买,但发现味道与他们记忆中的不同。

在今天快节奏的社会中,麦乳精这种速溶饮品不再受欢迎,被现场制作的奶茶和各种口味的罐装饮料所取代。

结论

麦乳精曾经备受推崇,也充满了一代人的回忆。然而,历史不断前进,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

每一代人都在书写新的篇章,但总有一些滋味,是永远也不会被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