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被黑!河南人到底惹了谁?

2025-07-29 08:11 来源:网络 点击:

总是被黑!河南人到底惹了谁?

全中国被黑最惨的省份你知道吗?河南,天下地图炮十斗,河南独占八斗,河南应该是一个被黑出花儿来的大省。

什么十个河南九个骗,总部设在驻马店;自从河南有了火车站,站站都有河南蛋。犯我河南者,有井无盖,有盖必偷。这种恶意不仅仅停留在网上,甚至生活当中一度流行。什么娶妻不娶河南女,招工拒招河南人;还有挂出了防火、防盗、防河南人的标语;甚至还有的暗讽河南人,你人还怪好的,一点都不像河南人!

河南到底招惹谁了?这种地域歧视的根源,其实更多的还是过去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的,说白了嫌河南没钱!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南的耕地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45%以上,位居各省最高的。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3的小麦。还有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和7/10的水饺。

不光本省人吃喝不愁,每年还能向省外调拨粮食400亿斤。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对比上,感觉种地真不挣钱。2019年,河南的第一产业——农业,从业者占比34.7%,而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仅8.5%。比方说,100个河南人在劳动,一共产出100元。其中,从事农业的35人只产出8.5元,而其他行业的65人产出是91.5元。毕竟农业带来的经济附加值、就业、税收等等,跟其他产业是不能比的。

有人会问,河南也做大工业、服务业不就行了吗?一方面,河南不像山西有煤,河北有钢,以及沿海的省份还有港。如果要搞类似于像工业制造的话,河南的条件确实一般。

而更重要的是,大国需要粮仓,河南必须守住耕地红线。所以,留给其他产业的空间就不大了。

再加上河南的城镇化率全国倒数,想搞钱的河南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发达的地方去打工讨生。在20年前,河南就已经是劳务输出大省了,有两千多万的人口外出打工。他们大多从事像搬砖啊、卖菜、收废品、卖水果等那些脏活、苦活、累活,住的差,挣的少。

你看,去陕西的,挑个担子被叫河南担;往武汉的,住着棚子被叫做河南棚。这远走他乡寄人篱下,换成任何人都不容易。而面对不同的文化风俗,又手足无措,同时为了在当地站稳脚跟,还锱铢必较。

往往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不够体面,让河南人被蔑视、被嘲讽、被误解。其实,类似的故事在各人口流出大省都有。只不过河南人占比较大,也就更容易成为火力集中的对象。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助推,就是“偷井盖事件”。2001年,天安门广场附近连续两个月丢失80多个井盖,最后查到它们都出现在废品回收站里,老板是河南人。于是,河南人偷井盖全国闻名。

那么,偷井盖的人里,到底有没有河南人?后来,四年一共抓到了十几个偷井盖的,却只有一个是河南人。小偷销赃后就跑了,只有河南人的废品站被查销赃,加上媒体的大幅曲解报道,导致河南被贴上了一系列不好的标签,从此背上了黑锅?

那真实的河南人到底怎么样?你说人家穷,人家攒足劲默默追赶。2010年,拼老命抢下富士康,为了给富士康准备厂房,用了16天连轴转,干完32天的活。

最终,富士康落地郑州,直接带动就业人数35万,间接带动就业人数50万,还带动郑州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目前郑州的第一大产业。

如今的河南,拥有齐全的40个工业大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的大型客车、盾构机、大型矿山设备、特高压线设备等,都是河南的拳头产品。

有人说,河南人没素质,河南注册的志愿者人数位居全国第一,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人数全国第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数全国第一,感动中国获奖人数全国第二。

还有人说,河南没文化。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四大发明有三个来自河南,百家姓里78个来自河南。

另外,老子、墨子、韩非子、张衡、张良、张仲景、杜甫、韩愈、李商隐等等,这些历史上不尽其数的名人,也都来自河南。

武侠小说里面常常提到的中原,就是指河南地区。华夏、中华、中夏神州,甚至中国这个名称,其实最早指的也都是河南地区。

所以,不夸张地讲,一部河南史,就相当于半部中国史。无论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国粮仓的担当,还是靠自己双手打拼的努力,以及总是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民族大义,河南都理应得到尊重。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图片及数据来自网络!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收藏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