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乱世中保命,两次登基三次让位,智慧与情商双高的唐睿宗李旦

2025-07-21 15:23 来源:网络 点击:

于乱世中保命,两次登基三次让位,智慧与情商双高的唐睿宗李旦

李旦是唐朝第五位皇帝,是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小儿子。李旦出生在一个唐朝政局比较动乱的时期,他的一生十分精彩,他的父亲李治当过皇,母亲武则天也当过皇帝,亲哥哥李显也当过皇帝,而他自己也当过皇帝。李旦可谓是唐朝的皇帝当中最默默无名的一位皇帝了,在位时间短,他与他父母兄长比起来,他只算得上是一个小角色,但是他是一个极具智慧的小角色,在乱世之中保住性命,是武则天儿子当中活得最久的一个。

李旦

皇位本无缘

李旦是李治与武则天最小的儿子,不是嫡长子,按理说皇位要传也应该传给他的哥哥们,怎么传也轮不到他的。李旦由于是最小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是十分喜欢他,还封他为殷王,李旦从小十分喜欢读书,勤学好问,并且擅长书法,成年之后他担任右卫大将军、洛州牧。李旦身在帝王家,但是他并没有想要争夺皇位,他只是想安安分分的做他的皇子。在当时,朝廷之中的太子是李弘,他从小就十分孝顺乖巧,懂得体恤民情,唐高宗李治十分喜爱他,也将他视为未来的继承人,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李弘年纪轻轻却离世了,太子位置空了出来。之后李贤被封为了太子,因在位期间与武则天不和,被武则天逼迫自尽而亡。这之后太子之位便又空了出来,只剩李旦和哥哥李显了。

李治剧照

两次上位三次让位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武则天与他并称为“二圣”,加上唐高宗后期病魔缠身,武则天经常参与朝政。唐高宗李治病逝之后,李旦的哥哥李显继承了皇位,当时的武则天已经有想自己称帝的想法了,而这一想法被唐中宗李显看出来了,就想扶持皇后韦氏来帮助自己抗衡武则天,可是武则天已经权倾朝野,见到李显此种行为十分生气,将他贬为了庐陵王。之后的皇位只有李旦一个人选了,这时候的李旦完全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李旦从小就生活在母亲武则天严厉的教育下,他亲眼目睹了母亲夺走了李氏江山,杀害儿子宗室,为了保全自己和妻儿,李旦将实权交给了母亲。李旦深知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想做皇帝的意图,在当时武则天权利极高,一介女流权倾朝野引的许多大臣不满,李旦夹在了朝臣和母亲之间,之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己姓为武,自降身份为皇嗣,这是李旦的第一次让位。

武则天

后来,由于宰相张柬等人发动神龙政变,借武则天年迈的理由逼她退位,当时武则天本想让李旦继承皇位的,但是李旦深知皇位的凶险,他借病不上朝,并且推举自己的哥哥李显,之后李显回朝,十分感激弟弟对自己的推举,李显当上皇帝之后,想要封李旦为“皇太弟”,也就是安国相王,李旦他面对了太多宫廷里的尔虞我诈,他不想再卷入宫廷的斗争之中了,便谢绝了,这是李旦第二次让位。

李显

李显上位不久就被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和韦皇后毒死,他死之后,李旦又重新被大臣们拉回了朝廷,在儿子李隆基的拥戴之下称帝登基,这是李旦第二次上位。李旦这次坐上皇位,有了实权,但是他这皇位却十分不稳定,当时朝廷之中有着两股势力,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太子李隆基本就是太子,在朝廷之中稳固自己的权利是没错的,但是太平公主却想做第二个女皇,在朝堂之上两人一直明争暗斗,太子李隆基做事为人十分果断英勇,得到了许多大臣的称赞,而太平公主却以他不是嫡长子为由要求李旦更换太子,李旦一边面对自己的儿子,一边面对自己的妹妹,左右为难,于是他选择装聋作哑。之后,太平公主买通了一个术士,这位术士向唐睿宗李旦进言:“近日彗星移动,紫薇暗淡,恐有大事发生,星象所对应的正是太子东宫。”李旦借此机会,连忙脱身,将皇位传于太子李隆基,这是李旦的第三次让位。

李隆基

乱世之中能够善终

李旦成功退位,当上了太上皇,他成为了武则天活下来的唯一儿子。李旦一生中两次登基,这两次登基时间相距二十七年,这二十七年中,唐朝的朝廷政局动荡,皇宫中也经历了腥风血雨,李旦之所以能够在皇宫之中保住性命,得力于他自己的智慧。他一生目睹了唐朝的风云变化,却能够在其中全身而退,这都足以说明李旦有着高情商。

太平公主剧照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评价李旦:“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李旦一生虽性格为人十分不争不抢,但是他却能够在乱世之中得以善终,这些都足以体现了李旦的智慧和高情商。他一生中虽然没有留下什么大功绩,但是几次让位,都使得唐朝的国力更加强盛,他一生不争不抢,对权利不争不抢,他有智慧,懂得明哲保身,最终使得他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