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聪明的投资者》——股票投资圣经

2025-04-29 17:01 来源:网络 点击:

①《聪明的投资者》——股票投资圣经

这本书是根据格雷厄姆英文版原著1973年第4版翻译的。巴菲特正是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版,顿悟了投资之道,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从1950年,19岁的巴菲特跟着格雷厄姆学习投资,到后来,1957年建立自己的投资公司,完全运用模仿格雷厄姆投资公司的运作模式和投资策略,就积累了自己的第一笔财富。

后来巴菲特经历过一些投资的困惑,渐渐的从格雷厄姆的烟蒂投资法逐渐向优秀的公司靠拢,取得了更加优秀的投资记录,开始了更伟大的投资传奇。

今天人们依然在津津乐道。

这本书讲述投资的基石:比如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投资者如何面对市场波动,安全边,市场先生,内在价值,能力圈等一些投资的基础。搞懂这些东西,比每天看着股价,小道消息,内资和外资,各种满天飞的消息要重要的多。或者可以说投机,就是在浪费生命,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投资则着眼于价值,当市场波动的价格大大低于企业本身的价值的时候,就有了购买股票的意义。前提是你得对这家企业的基本面、价值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在开篇的解读序言中,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做好的三件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第一,做些傻事——防御型做分散投资,定期定额投资指数基金。

格雷厄姆建议普通投资者购买指数基金,因为指数基金可以避免重大的错误和亏损。而且轻松自由,不需要经常分析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出投资决策。

这样可以省心省力,省时省事的获得平均的收益率水平。就好比不需要费太大的劲就能考到班上优秀的分数,虽然不算拔尖,但从成本和收益来说,是相当值得的。

巴菲特一直以来都极力推荐指数基金,他说: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成本费率低的指数基金就是股票投资的最佳选择。

在1993年巴菲特又说:通过定投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通常能打大部分专业经理人,很奇怪的是,当傻钱了解到自己的极限之后,它就不再傻了。

即使你什么都不懂,在投资上像个傻子,不懂宏观经济,不懂行业,不会分析公司基本面,不会选股,也不会择时。只需要定额定时投资一只全市场指数基金(相当于中国的沪深300和美国的标准普尔500),什么都不用管,就相当于那些非常专业的基金经理的平均业绩,因为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占市场的大头,其平均业绩水平就是市场的平均业绩水平。

巴菲特用了10年的时间,用百万美元和基金经理打赌,结果大胜。这就证明他说得是对的。

这一条他说的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那么什么是普通投资者呢?

简单理解就是不愿意研究企业,不想分析企业基本面,又不期望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只需要获得平均的收益率就满足的投资者。

因为研究企业费时费力,费精力,还不一定获得比平均收益率好。

指数基金的投资逻辑其实很简单:以沪深300为例

沪深300指数基金的企业代表了上市公司这个群体中相对优秀的企业,所以这些优秀的企业的回报率是高于整体的上市公司的水平的(因为上市公司中还有不优秀的企业和差的企业)。

所以,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回报率大于全国整体上市公司的回报率,大于GDP的增长率,大于长期和短期的债券回报率,大于货币基金和现金存款。

相比较来说,定期存款5年,绝对是要跑输投资指数基金的。所以定期存款也是有风险的,因为长期来看,存款也跑不过通胀。

但是,是不是一定要马上投资指数基金呢?不,你还要做一些简单的研究,不要买在高位。还有你投资的钱,一定要闲钱。怎么定义闲钱呢?我觉得是哪怕这笔钱烧掉,也不影响你正常的生活,不影响你的家庭

好像扯远了……

接着他老人家又说了第二条


第二,做些趣事——进攻型做价值投资,强调安全边际。

这一条是为不满足于指数基金收益的人准备的。要比指数基金难得多得多的多。需要你不断学习,终生学习,还有可能犯错。

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就体现在这里。正所谓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却可以很轻松。

内容比较多,有时间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