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大衣发明100多年,曾在中国风靡一时,为啥07年被我军淘汰?

2025-04-25 18:29 来源:网络 点击:

军大衣发明100多年,曾在中国风靡一时,为啥07年被我军淘汰?

作为一名服役12年的老兵,你说军大衣发明才100多年,我忍了,可是你说07年最被广大官兵喜欢的07式军大衣被淘汰了,小虎不答应。

军大衣作为士兵冬季御寒的神器,按照条令分为:作训大衣,常服大衣、以及军官礼服大衣。

一、作训大衣。

作训大衣现在可以说已经烂大街,平常在街上随处可见,主要有六种颜色,分别对应不同的军种,当然了,在某宝上也随处可见。


这种作训大衣是普通士兵、军官巡逻、备战最好的防寒保暖神器,往往好多士兵即使退役都舍不得上交的。

二、常服大衣。

常服大衣通常是配套穿着在常服外边,普通士兵和军官虽然都发到手里了,人手一件,但穿着的机会并不多,除了担负纠察、礼仪任务的士兵外,其他士兵几乎是没有时间穿的,通常也会要求退役时上交,但大多数人选择交折旧费。


主要也是这四中颜色,海陆空和武警,比较容易辨识,通常长度接近膝盖。

三、军官礼服大衣。

军官礼服大衣大多数人是不常见的,小虎也是偶尔才得见的,还有配发的围巾,穿起来可谓是非常的修身了。


这三种大衣,相对于以前的单纯御寒,可以说是功能非常强大了,又帅气、又实用,还配套了。而且还对军种颜色进行了区分。最后再来回顾下老款大衣吧!


军大衣的确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尽管我没有研究论证它发明的年份数到底是不是100多年,只是暂且将其定位为一个多世纪。作为最军用通用的军品之一,军大衣的风靡与被淘汰,都有其必然性。


军大衣的风靡,主要是由于它的保暖性能好。老款的军大衣,长度过膝,能够很好地为下肢保暖,这对于冬季行军、在战壕内蹲守过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一个军大衣基本上就是一床棉被了。军大衣设计了假毛领,可以翻起来为头部、面部、耳朵等重点部件保暖,也是其一大优点。正是看重了保暖的特性,军大衣在地方才开始流行开来。


军大衣在地方流行到什么程度呢?上个世纪中后期,中国大地不仅有纯65式军装绿色的军大衣,地方还开发了深蓝色的“军大衣”(并非警用那款),也就是军大衣款式的大衣,在地方工农商学四大领域也非常常见。这种大衣下摆还有开叉,可以说不影响正常的劳作,挺方便的。


不过,87式军装系列里面,还是对传统的军大衣进行了改良,主要改良点就是将长款改成了中长款,大衣不再过膝,一般只能盖住大腿的一半部位。这种改良,本文分析基本上是为冬季作战考虑的,身穿这种大衣参加冬季适应性训练,可以完成相对复杂的单兵战术动作,比如匍匐前进、跃进、滚进等等,而这些动作如果身穿长款军大衣,是做不出来的。


到了07式军装系列,军大衣这款式都被淘汰了。本文分析认为,设计方还是觉得它太长了,盖住大腿的一半部位还是过长。因此,07式荒漠迷彩大衣或是常服大衣,下摆都只是略微超过了臀部,这样的设计,既能为人体的重点部位心肺和消化道保暖,又能更好地便于官兵完成相对复杂的单兵战术动作。


如果在平时需要为膝盖以下保暖,军官可以身穿长款的呢子大衣。另外,07式军装也设计了轻便保暖的棉裤,本文分析认为如果未来到类似西伯利亚这类寒区作战,这样的棉被与迷彩大衣搭配,也能保证官兵的体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