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基戴墨镜参加仪式引起马歇尔注意,被嘲为“土军官”后升上将

2025-10-10 12:05 来源:网络 点击:

王陵基戴墨镜参加仪式引起马歇尔注意,被嘲为“土军官”后升上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开国上将王陵基,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并不算响亮,但他的故事却充满戏剧性。

他的一生,既有手握重兵、纵横军界的风光,也有被讥为“土军官”的尴尬。

他的仕途起伏,背后藏着复杂的时代背景、人际关系,更有着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荒诞感。

今天,我们就从他那副招摇的墨镜说起,看一个普通军官如何在波谲云诡的时代洪流中“走上人生巅峰”。

抗战胜利后的某一天,重庆的一场欢迎仪式上,王陵基戴着一副墨镜站在人群中,表情悠然自得。

这场合并不寻常,蒋介石为了迎接美国特使马歇尔,召集了一批中将以上的实职将领到场。

众人衣冠整齐,神情肃穆,唯有王陵基因为那副墨镜成了全场的“焦点”。

马歇尔好奇地问蒋介石:“那位戴墨镜的将领是谁?”旁边的翻译立刻答道:“他是四川的一位土军官,眼睛有病,为了欢迎您才特批戴墨镜。”

这个回答到底是无心之言还是刻意嘲讽,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王陵基如果听见了,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王陵基出身并不显赫,早年留学日本,学了些军事知识,回国后担任了一所军校的翻译。

别看只是个翻译,但他却凭借日语能力混成了“老师”。

在四川军阀刘湘的眼中,这位“老师”不仅是个能人,还能帮自己拉拢速成派的将领。

这一层人脉关系,奠定了他在川军中的地位。

然而,王陵基并不是一个安分的角色。

他的仕途伴随着争权夺利的明争暗斗,也夹杂着他的“大嘴巴”本色。

他爱吹牛,甚至吹到自己年轻时曾在上海扇过蒋介石耳光。

这个故事真假难辨,但很显然,蒋介石后来对他礼遇有加,说明这耳光要么没扇过,要么蒋介石压根不在意。

王陵基的军旅生涯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抗战时期的表现。

当时,他被任命为第30集团军总司令,带着川军出川抗战。

川军的装备差、后勤弱,连基本的军事训练都不到位。

王陵基明白,靠这些乌合之众打仗,只能靠死磕。

他在武汉会战中采取了“以命换命”的战术,硬是堵住了日军的进攻。

在麒麟峰一战中,他干脆摆了一张行军床,躺在战场边睡觉,给士兵打气。

士兵们看着他这副模样,反而拼了命往前冲,硬生生守住了阵地。

这场战斗让他的部下新编13师一战成名,也让他在战后得到了上级的表扬。

但胜利的背后,也暴露了王陵基的短板。

他的指挥能力有限,部队战斗力不足,加上他任人唯亲,这些都在后来的战役中埋下了隐患。

在一次长沙会战中,他的嫡系部队72军因为行动迟缓,差点被全歼。

更糟糕的是,他新提拔的军长韩全朴居然在面对四五百名日伪军时率部逃跑。

这件事传开后,韩全朴被讽为“韩马谡”,而王陵基也成了笑柄。

王陵基的性格是个谜。

他时而精明,时而荒诞。

他知道自己人缘差,手下不服气,于是主动向蒋介石要人。

他还频频向上级递呈“忠心表”,表现得比谁都积极。

这份“忠诚”,让他在抗战胜利后获得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的荣誉,也让他成为蒋介石的座上宾。

然而,历史有时候最爱开玩笑。1948年,蒋介石突然命令他回四川主政。

此时的四川早已乱成一锅粥,王陵基百般推脱无果,只能硬着头皮上任。

他或许没想到,这一去,他的人生就画上了句号。1950年,他在江安被俘,成为新中国功德林战犯名单中的一员。

有人说,王陵基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身上有旧军阀的粗鲁,也有现代军人的专业。

他在历史洪流中起起伏伏,既是棋手,也是棋子。

他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感慨万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