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脸婆”不仅是审美警示,更是健康提醒

2025-09-10 02:09 来源:网络 点击:

“黄脸婆”不仅是审美警示,更是健康提醒

大家好,我是朱大夫。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工作、家庭生活的压力,不少女性终究从青春少女逐渐熬成了一身疲惫的“黄脸婆”。尤其过了35岁后,身材容易变形、面色发黄、长斑、掉头发.....其实,“黄脸婆”不仅是一种审美警示,更是一种健康提醒,今天就从中医方面聊一聊黄斑。

中医认为面部色斑的形成是体内气血运行受到了阻碍而显现在面部的皮肤斑片。与五脏的关系如下:

(1) 与肝脏的关系:肝气郁结,肝失条达,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而使面部气血失和发病。主要表现为颜面部褐色斑片,性情急躁,胸胁胀痛,伴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

(2) 与肾脏的关系:肾气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因房劳过度,伤及肾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以致肌肤失养,或肾阳不足,阴气弥散,肾之本色泛于颜面而成。

(3) 与脾脏的关系:脾虚湿盛,或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偏嗜偏好,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颜面部肌肤不能得到滋养,导致面色萎暗。

如果出现的斑是发红发紫,并且身体发热经常口渴,则是因为阳明经血热。我给大家推荐加减三黄汤。组方:花粉、犀角、黄岑、黄柏、炒栀、蝉退、银花、白芍、枳壳、杏仁、归尾、石膏。

如果出现的斑是发黄明亮、并且伴有口渴小便色红,则是因为脾经湿热。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汤药,茵陈栀子汤。组方:炒栀、黄柏、茵陈、甘草。

如果斑的颜色是发黄发黑,没有出现口渴,则是脾经寒湿,我给大家推荐茵陈五苓散。组方: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茵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健康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