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军最高待遇的志愿军叛徒,他的叛逃却引发美军一个巨大的耻辱
受美军最高待遇的志愿军叛徒,他的叛逃却引发美军一个巨大的耻辱
1951年3月18日晚,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突然下达了一个命令:立即派一架飞机前往清平川,把一个投降的中国士兵接到大邱,由美军第8集团军首席检察官进行审问。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志愿军叛徒。问题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叛徒,竟然能让李奇微如此重视,派出专机前去接他,并由准将亲自审问呢?要知道,这可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战俘或叛徒享受到的美军最高待遇。
李奇微
这个叛徒名叫吕奇良(梁或阳,按英文译名重新翻译为中文,所以可能是拼音liang或yang中的任何一个字)。1951年3月18日,他手持美军空投的“安全通行证”向美军第25师前出侦察的第24团情报侦察排投降。美军简单审问得知其所在部队番号后,立即层层上报,最后惊动了李奇微。
什么番号让美军如此大动干戈?他是志愿军26军77师264团3连的一名士兵。而26军这个番号正是美军密切关注了4个月之久,一直想搞清楚其动态的一个番号。
长津湖战役后,美军并不知道志愿军第9兵团冻伤严重已失去战斗力,李奇微和其他美军高级将领一直担心这样一支有生力量投入战场。这是一个能够改变战场局势的强大兵团,美军自然一直在寻找第9兵团的下落,并对第9兵团什么时候重新投入战场进行过无数次的猜测。现在美军再次发现了第9兵团的踪迹,李奇微自然极为关注。
吕奇良的叛变使得美军终于掌握了志愿军第9兵团的情况,得知第9兵团在长津湖战役后进行了长时间的休整,并补充了大量新的兵员。现在26军已奉命重返战场。而吕奇良自己原本所在的88师被撤编,264团编入77师,所以番号才会是77师264团。
得知这一情报后,李奇微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并感觉到了一丝轻松,而发现吕奇良的美军第25师也是一样的想法。26军由于各种原因,在长津湖战役中未能真正发挥出战斗力,对美军陆战1师未能构成任何威胁,因此让美军对26军产生了轻视。而且这个吕奇良来自被撤编的88师,88师是解放军比较新的部队,战斗力很一般,这进一步加深了美军的轻视感。
美军第24团进攻铁原
接下来的战斗让美军第25师“印证”了自己的想法,其当面的志愿军26军部队稍加抵抗即向后撤,从3月22日至4月5日,美军第25师都未遭到较大的抵抗,战斗对美国大兵来说,显得很为轻松。4月5日,美军第25师进至汉滩川南岸,转入一个短暂的休整。
4月9日,美军第25师师长布拉德利少将命令部队立即做好渡过汉滩川,向铁原前进,攻入“铁三角”,以破坏中国人的补给基地的作战计划。
当日,美军第5游骑兵连强渡汉滩川占领383高地,为美军主力占领了一个桥头堡。顺便说一句,这一战斗行动和后来的铁原阻击战中美军第3师的行动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正当美军以为接下来的战斗还会和之前一样时,第5游骑兵连却战败逃了回来,他们在志愿军的机枪和刺刀面前,扔掉了阵地。
4月11日,是李奇微下令发起“无畏行动”的时间,美军第25师师长布拉德利少将把攻取汉滩川北岸志愿军阵地的任务交给了第24团,接替了之前的第35团。支援炮兵为第159野战炮兵营(105毫米榴弹炮),第176装甲野战炮兵营(105毫米自行火炮)和第64野战炮兵营(105毫米自行火炮)。
美军第24团团长布里特上校
美军第24团团长布里特上校倒是一个很有脑子的人,美军第24团是黑人团,因此他就想了,既然这样,那就搞夜袭,黑人的黑皮肤在黑暗中正好是天然的保护色。然后他又想起了骑兵1师在汉江南岸进攻38军的计策,当时美军骑兵第8团受阻于志愿军50军150师450团阳智里256高地,美军以骑兵第5团向西机动,突然通过土耳其旅的防区,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突破了金良场里,迂回至38军侧翼(参见:志愿军的巅峰封神之战,美军不愿意提,韩军更是装作没这回事)。
所以,布里特准备现学现用,他决定让3营也向西机动,通过西侧的土耳其旅防区渡过汉滩川,打中国人一个措手不及,然后从侧翼进攻志愿军的463高地;1营从正面渡过汉滩川,进攻种子山。
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中采取的是机动防御战术,且战且退,美军第25师之前遭遇的志愿军阻击部队都是打一下就撤,既然如此,美军要搞这么复杂的作战计划干嘛?
答案非常简单,美军第25师察觉到当面志愿军的抵抗力度在加强。其实我们看作战地图(见后文图)可以发现,按照彭德怀的构想,26军最后的防御线是要向东北偏转的,这是第五次战役发起进攻的需要。
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区分运动战阶段和阵地战阶段?从某个角度来说,运动战阶段,志愿军都是在运动中完成战役布势的。从第一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休整的时间很少,特别是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之间,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之间,志愿军都是在接战中进行战场机动来完成战役布势。
因此,根据下一步战役全局的需要,26军军长张仁初认为要让东侧的部队顶一顶,以掩护西侧的部队向东北方向的防御阵地转移。
志愿军26军军长张仁初
第五次战役发起的时间是4月22日,发起进攻线是最后的阻击线(彭德怀4月12日命令)。虽然此时的张仁初并不知道,但是根据战场态势他知道,该让东侧的部队顶一顶了,不能让美军进得太快了。
那是一个解放军将星璀璨的年代,战将如云,其实很多军长完全具备指挥兵团作战的能力。当年飞兵强夺腊子口(参见:毛主席下令两天必须攻下,聂荣臻说:此战要是打输,就没新中国了)的张仁初在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防御作战的指挥就充分显示出了他的大局观,而指挥大兵团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大局观。
下面这张图来自《26军军史》,我只是给大家看一看26军防御阵型向东北偏移的过程。图中的细节并不完全准确,和我下文中作战示意图有一定偏差。这是因为26军并不知道262团在种子山一线把美军第24团打那么惨,所以标注美军兵力为一个营,实际是第24团一个整团。自然,在这幅图中,敌军土耳其旅的战区也要往东偏移一点。
此时镇守汉滩川北岸的是志愿军262团,262团也是88师的部队,长津湖战役后,262团被改编为26军特务团,此战配属给76师。88师是志愿军非常憋屈的一支部队,它本来并不是26军的部队,而是30军的部队,30军在三野部队中属于小弟弟,战斗力较差,早在1950年1月,30军就奉命解散了,因为第9兵团受领了入朝作战任务,88师被编入了26军。88师的战斗力也不强,在淮海战役前,该部一直进行的是敌后游击斗争,缺乏野战作战经验,虽然参加了淮海、渡江、上海战役,战斗经验的增长也是有限的。
长津湖战役中26军本为预备队,远在100多公里外,在20军、27军冻饿严重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投入战斗,等26军赶到战场,美军陆战1师已经撤了,奉命插至最南面的88师,用88师幸存的指战员的话说就是“饿着肚子,带着冻伤,进行无望的追击。”可是两条腿哪里追得上四个轮子,指战员冻饿交集,不断倒地。
很多人是怎么活下来的呢?当时88师政治部干部部长沈汉卿看到26军后勤的汽车都被美军炸光了,他牵了一匹马,驮着老婆秦道南炒的一锅黄豆,往前去送粮。听着口音,找到了88师部队(26军以山东人为主,88师是苏北子弟兵),很多人就靠吃一把炒黄豆活了下来。3500人的团,最后幸存者只有750人。
战役结束后,26军遭到宋时轮严厉批评,而88师因为是非主力部队又是外来部队,承担了主要责任,师长吴大林、政委龚杰被撤职,大批干部被处分;88师被撤销编制,262团转编为军特务团,263团编入76师,264团编入77师。
这支部队,经历了残酷的磨难,却被严厉批评、背了锅、一肚子憋屈。兄弟部队看不起他们,美军也看不起他们。
这一仗是262团恢复荣誉给自己正名的机会,但问题是他们本来战斗力就不强,面对士气高涨的美军,他们行不行?
张元和,前排右一
262团的团长是张元和,1936年在红军西征战役中加入红15军团,在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中历任战士、排长、指导员,在新四军3师任组织干事。在“主力地方化”中调任淮海军分区滨海大队组织干事,从此一直在地方部队中工作,直到1947年部队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2纵队35旅103团。和他的团一样,团长张元和算不上战斗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这次阻击战,他也将面临考验。
4月11日凌晨,美军第24团行动了。美军故意没有进行炮兵火力准备,黑人那黑黝黝的皮肤完全和夜暗混为一体,这让美军一开始的行动极为顺利。但美军很快就遇到了麻烦,美军工兵(第77工兵连和第65工兵营B连)在之前的架桥侦察时没敢深入河边,就远距离目测了一下,等到架桥时发现准备的木材不够,于是进攻种子山的1营只能涉渡汉滩川。汉滩川大约50米宽,水深至胸,但水流极为喘急。打头阵的A连和B连还没爬上岸,两个美军士兵就被水流冲走了。美国大兵可没有邱少云那样的觉悟,他们拼命呼救,惊动了志愿军哨兵。我们的哨兵定睛看了很久才发现移动的黑影。那还等什么,立即用机枪、手榴弹招待客人吧。
美军A连和B连被牢牢压制住了,河水迅速被染成红色。看到此景,C连害怕了,当C连连长涉渡到一半时感觉不对劲,他回头一看,河中就他一个人,自己的部队一个人都没跟上来。
美军第24团1营渡河点
美军A连率先爬上了北岸,然后躲进了事先标定的树林中,整理建制后开始展开部队搜索前进。进攻刚刚开始,连长利普曼中尉即被打伤,退出战斗,连他在内,这时A连已伤亡22人。但是很快就天亮了,美军喊来地空火力支援,三个炮兵营和美军飞机对着种子山倾泻火力,第89坦克营B连和第21自动武器营D连开始直瞄摧毁种子山上的志愿军火力点。A连和B连得以巩固了滩头阵地。
这时,美军C连也在严令下渡过了汉滩川加入战斗,在付出13人的代价后,C连进至A连右翼,而B连跟随在A连之后。
但是在志愿军的机枪和手榴弹之下,美军1营的进展到此为止。志愿军262团充分利用了种子山陡峭的山势和茂密的植被。美军发现,在山坡的密林中到处都有志愿军,一个志愿军战士占据着一个小山头,不紧不慢地对着爬山的美军投掷着手榴弹,9名美军被手榴弹击伤,一个人就压制了美军C连2排整整半个小时。美军动用无坐力炮试图打掉这名战士,但毫无效果。当美军派出一个班千辛万苦迂回至小山头时,却发现这名战士早就转移了。这一幕其实是美军对种子山进攻的缩影。
野战攻防不是262团的强项,但种子山的地形是非常有意思的,用美军的话来说“642高地是汉滩川北岸一座几乎垂直的石头山”,但植被非常茂密,而且都是高大的树林,非矮小的灌木。262团防御部队的迫击炮位于反斜面,自动火力点布于山顶和山脊线上,在山坡的密林中到处都有准备了大量手榴弹的单个战士和小组,几个射界良好的射击阵地上,都有机枪或安排了枪法好的战士担任狙击手。
志愿军没有记载这次战斗,《26军军史》上就一句话:“(敌军)13日进占君子山、种子山、鹫峰以南地区。”但根据美军的叙述我认为,志愿军是分为若干战斗小组,每一个小组由一名干部或骨干率领,有一挺轻机枪(大部分是英制布伦机枪),有一名神枪手,配备大量的手榴弹,在密林中和美军展开游击战。美军各连都称单个的士兵经常遭到中国人点杀,但又找不到志愿军狙击手的身影;到处都是中国人隐蔽的阵地,随时会受到手榴弹雨的招呼;间隔一段时间就会遭到中国人机枪从侧翼的打击,而坦克和无坐力炮难以摧毁这些机枪;而且中国人坏得很,专门盯着军官和无线电报务员打。
262团战斗力是不强,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张元和选择了最正确的战术。美军也长了教训,50天后的铁原阻击战,美军第3师再次进攻此地,这一次美军没有直接进攻,而是让炮兵和航空兵足足轰击了三天,把种子山炸成了“老秃山”。
现在的种子山和汉滩川,当时的植被比现在还茂密
战至11日天黑,美军未能取得进展,1营营长巴拉诺夫斯基少校报告,“该营的士兵被打得很惨”。
在1营渡河前,美军3营就在土耳其旅的战区渡河了,为了保持偷袭的隐蔽性和突然性,这边的美军连工兵都没有。他们派出尖兵泅渡到北岸,然后拉起绳索,美军士兵扶着绳索开始涉渡。一开始志愿军也没有发现这些黑人,但喘急的水流又冲走了两个美国大兵,呼救声也惊动了463高地的志愿军,不过美军K连在短暂的混乱后迅速冲上滩头向463高地和种子山之间的结合部迂回。美军A连也派出一个排配合行动。天刚亮,美军K连就攻上了463高地和种子山之间的山脊线。
首先切断463高地和种子山之间的联系,这是美军第24团团长布里特上校计划中的重要一步,看起来美军胜利在望。
美军第24团在种子山与志愿军262团交战的实景照片
但是,这个时候美军战史却改口说:“局势马上失控了。”大约上午9时,美军K连惊恐地看到一个志愿军战士从战壕站起来吹响了冲锋号,随即一面军旗竖起,志愿军跟随在军旗后发起了凶猛的反击。在这一刻的冲锋中,262团每一个战士都似乎要把心中的愤懑发泄出来,用美军的鲜血洗刷自己的耻辱。不过这一时间点很可能是美军K连的谎言(为什么要强调?因为美军3营在此战中不停地撒谎,见后文)。根据美军战争日记,在7时45分,K连就遭到了志愿军的反击。美军战争日记惊恐地写道:“一个排的中国人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发起狂热的反击,冲在最前面的中国士兵被三支枪倾泻出的无数子弹击中,但他居然继续冲了20米才倒下。”科学主义者又要说这是违背人生理现象的,是不可能的,但这是记载在美军战争日记中的,是美军的亲眼所见。
美军K连3排当场就被这一幕给吓崩溃了,只一个回合,K连就顶不住了。
美军3营营长穆切特中校拼命通过无线电命令后面的K连1排顶住,但他在望远镜里看到是雪崩,K连在志愿军反击下只知道逃命了,逃跑的美军士兵冲垮了后面的L连,L连跟着一起逃跑了。
正当美军3营的第三个连队I连积极行动准备救援时,他们发现了让他们惊愕的一幕,自己的同胞根本不往他们的方向跑,而是马不停蹄冲向土耳其旅,一头钻进了土耳其旅的纵深寻求保护。K连连长赫伦中尉说:“如果土耳其人没有为逃跑的士兵提供掩护,该营将遭受比现在更大的损失。”战后,美军第24团作战参谋科尔曼中校报告说,当第3营最终返回汉滩川以南时,该部队约有240人失踪。这是惊人的一战,仅仅一次反击就打垮了美军,这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一次战斗中的一个回合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损失超过了普通情况下志愿军师级战斗对美军造成的损失。这个纪录是由志愿军最弱的团之一创下的。这也是导致美军第24团被解散的直接原因,影响力超过了第24团C连整建制向39军投降(因为西方人的观念和我们不一样,他们认为力尽投降是允许的)。
但这不是此仗的全部,接下来美军第24团将上演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极为喜感的一幕。
美军第25师前师长基恩、李奇微、现任师长布拉德利
前线的情况,美军第25师师长布拉德利少将并不知道,第24团团长布里特上校几乎每过一个小时就向他报告最新战况,但都是好消息,美军进展顺利。10时,土耳其旅突然向布拉德利报告,请求进攻463高地。布拉德利觉得莫名其妙,但他还是表扬了土耳其人,表扬他们主动担当的精神。但土耳其人告诉他,你的K连已经逃跑了。过了五分钟,土耳其人又告诉他,你的第24团3营营长已经到我们这来找他的部队了。
布拉德利马上明白自己一直在受骗,他要求布里特立即报告真实情况。继续隐瞒了一个小时后,布里特回复说:上午3营被中国人轻轻揍了一下,但你放心,部队正在重组,保证在12时恢复进攻。
11时55分,布拉德利再次致电布里特询问进攻准备情况:“你的K连和L连在哪里?”布里特连连打保票,信誓旦旦地告诉布拉德利:“正在补充弹药,进攻马上开始。”可怜的布拉德利等啊等啊,一直等到12时30分也没等到布里特口中的“新的攻势”。布拉德利一边命令第27团团长切克上校立即准备一个营支援第24团,一边亲自赶到了前线。13时30分,布拉德利赶到前线,布里特口中准备进攻的K连和L连不知所踪,I连无所事事,没有进攻的准备。这下布拉德利暴怒了。
布拉德利是什么人?他是经历过美军大溃逃的人,第二次战役时他是美军第2师的副师长,在美军第2师的逃难中被志愿军打成重伤,侥幸捡回一条命,在医院住了将近两个月。在美军“霹雳行动”前出任第25师副师长,后接替升任美军第3军军长的基恩少将出任第25师师长。美军逃命时是什么狼狈样,他可是过来人,是权威人士,是有发言权的。事实上,当布里特信誓旦旦告诉他K连和L连马上进攻的时候,布里特派去土耳其旅的军官们正在苦口婆心地和K连、L连的士兵们谈心,劝说他们归建。但这帮美国大兵油盐不进,赖在土耳其旅不肯挪窝,赖了整整一天才返回美军第25师。
美军3营还把1营连累了,11日下午,不停地有美军校级军官来到1营,来干嘛?点人头,看看1营有没有撒谎,有没有逃兵?1营感觉,自己的名气全被3营那帮杂碎给毁了。
搞清楚真相的布拉德利把布里特骂了个狗血喷头,在扬言要把训斥写进布里特个人档案后,他命令布里特在天黑前必须再组织一次进攻。可由于K连和L连赖在土耳其旅不肯动,这次进攻只能告吹。天黑后,土耳其旅再次向布拉德利告状,由于你们的K连和L连赖着不走,所以我们必须撤一部分部队回汉滩川南岸以保护自己的侧翼,那里本来是你们美国人的防区!听完土耳其人恶狠狠的申诉,布拉德利一肚子火,但又发不出,毕竟是美国人理亏。
12日,美军在布拉德利的严令下卷土重来。这次,美军工兵搭建了一座可以通行坦克的浮桥,美军第89坦克营B连和第21自动武器营D连涌入北岸,开始近距离支援步兵作战。可是美军的进攻依然受阻,美军A连表现比较凶猛,战至中午他们冲到了距离种子山山顶50米的地方,但志愿军262团防御部队的手榴弹雨再次把他们击落。美军A连伤亡过半,除了代理连长、炮兵观察员弗雷亚斯中尉外,其余军官全部被志愿军打死打伤。弗雷亚斯中尉回忆说:“一个中国兵就把1排牢牢压制住了,机枪组也遭到另一个方向的手榴弹攻击,可我们找不到攻击的中国人。当1排分出部队准备迂回去抓捕这个中国人时,另一侧又投来了手榴弹。当我寻找被射杀的无线电报务员时,一张中国人的脸突然出现在上方的岩石上,他对着我连扔四颗手榴弹。我被送往救护站前任命马歇尔军士长为代理连长。”
随即,B连越过A连发起攻击,并派出排长威廉姆斯中尉接管A连,把A连编为B连第5排,但B连依然不是神出鬼没的志愿军对手。炮兵前方观察员福特中尉第一个被志愿军打伤,随后在一条狭窄的山脊上,B连的士兵一个接一个被一名志愿军神枪手击中,可美军始终没发现这名志愿军战士到底在哪。当一个火箭筒手在搜寻这名战士时,一发迫击炮弹准确地命中了他,B连其他惊恐地看到这个美军火箭筒手摔下几十米的悬崖。这一幕让美军B连彻底失去了进攻的士气。
听了报告后,布拉德利命令布里特投入预备队2营。美军战史称:坦克和两个营的步兵把642高地(即种子山)团团围住,但能做到的仅仅是包围。
美军拍摄的种子山
至于丢人的3营,他们也同时向463高地再次发起进攻,但无论白人军官们如何催促,黑人士兵们都在那磨洋工。美军军官们气昏了,但黑人老爷们就是不前进。一直到15时,美军疯狂的炮兵火力终于让3营的士兵愿意前进了,他们觉得2300发炮弹的轰击是山上的中国人顶不住的。可美军战争日记写道:面对炮火,中国人的态度是轻蔑的,他们一直在山脊上战斗,并没有躲起来防炮。美军战史写道:“山上的中国人依然在猛烈的炮火中顽强战斗。”这时,美军又看到了让他们震惊的一幕,他们发现了463高地北侧的志愿军向高地增援,炮兵校正机锁定了目标,可这支增援部队依然在密集的炮火下前进。美国人愤怒了,3营营长穆切特命令用坦克炮直瞄射击,一名志愿军战士被炮弹直接命中,飞起了20多米。可没有一个志愿军战士畏惧,他们前赴后继,继续爬上山顶与美军战斗。
16时,美军3营终于进至距离463高地山顶50米处,美军3营炮兵前方观察员克莱奇中尉说:“大约50个中国人冒着我们无坐力炮和重机枪的密集射击,不停地投出致命的手榴弹。”
在种子山战斗中的美军无坐力炮,这一次,一向对志愿军火力点有效的武器没有发挥出作用
19时30分,3营营长穆切特中校向团长布里特报告,他的两名士兵已经登上了463高地的山顶,但中国人仍然占领了这座山的北坡。因此,如果发生反击,他将无法守住陡峭的南坡。
布里特非常理解穆切特那委婉的意思,他立即命令3营撤退,撤回汉滩川南岸。
学聪明的布拉德利根本不相信3营登上了463高地,他在布里特下令撤退的10分钟后打来电话咆哮:“你的3营,明天继续渡河。打不下来,那就永远一直渡河!”
布拉德利虽然学聪明了,但他根本没想到3营居然敢撒谎到如此程度,实际上3营早就败退了。克莱奇中尉回忆说:“16时45分,3营从463高地被中国人打了下来,我引导炮兵进行了掩护。”16时45分就战败了,这帮美国大兵居然在19时30分还在撒谎自己在打仗。
20时50分,这次布里特不敢自作主张了,他向布拉德利请求让1营、2营也撤回汉滩川南岸。这次布拉德利没有发火,毕竟1营伤亡严重,A连只剩下B连来的代理连长威廉姆斯中尉,B连还有两个军官,C连也只剩下一个军官。布拉德利同意了布里特的请求。
13日,美军第24团继续进攻,这一次美军顺利登上了463高地和种子山的山顶,可美军“傻眼”了,一个中国人都没有。12日晚上张元和就让部队撤了。
当然啦,真正傻眼的只有布拉德利一个人,他的部下只是装作“傻眼”,内心欢呼雀跃:不用和中国人打仗了。必须指出的是,他们出色地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情绪,表演是极为成功的。
在463高地被志愿军压制的美军第24团3营
对于张仁初来说,262团在种子山一线阻击两天,够了,用不着跟美军继续死拼。张仁初要的是让美军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的进攻线。
于是,262团又开始了之前的游戏。美军第24团占领种子山一线后继续向北进攻,然后他们发现又回到了之前的战况,中国人会在白天顽强阻击,一到晚上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第二天美军登上无人的山头即可。
后来,张仁初说了一句非常牛气哄哄的话:“我让美军前进多少,他们就前进多少;我不让美军前进,他们就一步也前进不了。”
而让张仁初能说出这样牛气哄哄的话的底气之一,正是来自于262团在铁原对美军的阻击。美军第25师从叛徒吕奇良那得知自己面前的对手是志愿军的一支弱旅,在长津湖战役中被撤编的部队,他们极为轻视。可美军没想到的是这支一心想复仇雪耻的弱旅,却打得美军创下了朝鲜战争中的一大耻辱纪录。
在2011年,有篇纪念张元和的文章说:“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开始,张元和奉命在宝藏山、君子洞等地域组织防御,阻敌北犯,先后与美军25师和24师一部激战20余天,在种子山击溃了小股敌人的反扑,取得战斗胜利。”这哪里是“击溃小股敌人的反扑”,我再说一遍,这一仗是导致美军第24团解散的直接原因,是名列美军朝鲜战争耻辱纪录前列的!张元和一战成名。
不要小看中国人,越在逆境之中,我们越能爆发强大的力量。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下一篇:没有了
-
- 福岛正则佩刀 有什么特点存在
-
2024-08-17 23:42:56
-
- 历史人物:蒙古帝国为什么只在尽力初期西征了三次之后为什么不西征了
-
2024-08-17 23:40:52
-
- 风流皇帝乾隆与和珅:宠信之谜
-
2024-08-17 23:38:47
-
- 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史是怎么样的?
-
2024-08-17 23:36:42
-
- 拥有超能力的根达亚文明是怎么消失的 根达亚文明的消失和什么有历史
-
2024-08-17 23:34:37
-
- 特斯拉电动车历史上的哪些车型属于新能源车?
-
2024-08-17 23:32:33
-
- 古代如何辨别女子是否贞洁守宫砂压根没用
-
2024-08-17 23:30:28
-
- 真武则天的妃子是哪位?她对历史有何影响
-
2024-08-17 23:28:23
-
- 三大考古学奇怪物件,战国水晶杯真是穿越者留下的
-
2024-08-17 23:26:18
-
- 袁腾飞如何评价明朝的政治、军队与文化成就?
-
2024-08-17 23:24:14
-
- 秦国清明节的时间长短如何变化
-
2024-08-17 16:25:15
-
- 什么是辕门射戟它的历史原型
-
2024-08-17 16:23:10
-
- 刘备称汉中王:时间背景与真相探析
-
2024-08-17 16:21:06
-
- 慈禧太后太后出殡之时为什么棺椁下出现了斑斑血迹历史
-
2024-08-17 16:19:01
-
- 清朝试婚格格的试婚制度与结局
-
2024-08-17 16:16:56
-
- 瑞典机床历史的进展及其影响?
-
2024-08-17 16:14:51
-
- 清朝旗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他们拥有着怎么样的政治地位
-
2024-08-17 16:12:47
-
- 奥德赛发动机何时进行了换代升级?
-
2024-08-17 16:10:42
-
-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帝王为什么要下令保护明朝皇陵
-
2024-08-17 16:08:38
-
- 宋体字的起源与秦桧的争议
-
2024-08-17 16: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