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怎么读,粳米又是什么米?

2025-07-28 10:12 来源:网络 点击:

粳怎么读,粳米又是什么米?

本篇是关于汉字“粳”的,米部。

米是个部首字,最早的甲骨字形是依象而造,在六书当中属象形,长这个样子:

,用上下六个小点,表示米分布时的颗粒状。关于中间的一横,有人认为是风吹过谷粒和谷壳分离的样子,有人认为穗中之梗,且能与少、小等古字形区分,后者说法较为妥当。

现在,米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做为偏旁参与构字,是《说文》当中的部首,如今仍设米部,凡是从米取义的字,均与五谷、食物等有关系,比如本篇的“粳”字。

关于“粳”字的读音,争议比较大。

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将“粳米”、“粳稻”中的“粳”通读为jīng。2011年,水稻专家、中科院院士、华农大张启发教授呼吁“粳”字的读音为ɡěnɡ,要求将《新华字典》当中粳字的读音进行修改,包括院士袁隆平在内的185名专家共同签名起草了《关于修订粳(ɡěnɡ)字读音的建议书。2016年,教育部公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确定“粳”字统读为ɡēnɡ。④在2022年4月份印刷的第十二版的《新华字典》当中,“粳”的读音已经由“jīnɡ”一种读音,变更为“jīnɡ”和“ɡēnɡ”两种读音

农学专家们,为什么主张修改粳字的读音为ɡěnɡ呢?

他翻了很多古今字书,发现粳字的gěng音读了几千年,比如《广韵》:粳,古行切,平声庚韵,见母。实在没有发现读jīng音的合理依据,但在彼时的汉典、新华字典当中,粳字仅有jīnɡ一种读音,他认为不妥。

审音工作的教授认为,一直以来,粳字读音就有jīnɡ与ɡēnɡ的分歧,但事实上两种字音的中古音来源都是同一个,在《中原音韵》当中,粳和京、经、惊被归为同音字,读音都是jing。明清以来的变化趋向是ɡenɡ,考虑到农学专家的建议,以及粳在各地方言的当中读音,“粳”的读音由唯一读音变为“jīnɡ”和“ɡēnɡ”两种读音。

为何新增的读音为ɡēnɡ,而不是专家们提议的gěng呢?

在第十二版《新华字典》当中,粳字的读音被标注为“jīnɡ”(又)“ɡēnɡ”,专家们有一堆论证的内容,最后的结论就是““粳”所属的原塞音声母字,明清以来的变化趋向是开口geng而不是齐齿jing,北京音的文读也同样是geng而不是jing”,我来回看了十多分钟论证过程,没继续看下去了,个人水平有限,没怎么看懂,就实用角度而言,也没有深究下去的必要。不过,我们可以很简单的认为,新增的这个读音,相当与将gěng的音韵、jīnɡ的音调结合起来了,二者“杂交”。

所以,粳字读ɡěnɡ,是农民、农学家的读法,张启发、袁隆平等院士生活的地方,正是读三声的地方,古籍也是这样记载的,粳字读jīnɡ是现代字书科普的结果,与geng声也是同源,而最新的jīnɡ、ɡēnɡ两种读音,则是农学家们争取的结果。

不过,不管粳字读jing还是geng,都是语音演变大潮里激起的一朵小花。自古以来,字、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南北同字不同音的例子不胜枚举,叫的应、听得懂,不就行了。

那么,粳米、粳稻到底怎么读呢

通过上边这些内容,我想各位心里都有了答案。按照现行普通话读音标注,“粳米”、“粳稻”中的“粳”字,读jīnɡ也行,读ɡēnɡ也行,你讲出去,跟前的人能听得懂就行。

粳米是个啥米?

实际上,粳米、籼米,是两个大米的流派,不同的水稻品种。粳米主要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种植,产量大,籼米主要在南方种植产量只是粳米的三分之一。

关于汉字“粳”的内容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