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诗:110《元日》王安石

2025-07-09 12:09 来源:网络 点击:

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诗:110《元日》王安石

站在诗人的视角 还原诗歌的画面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如何理解着记忆呢?

作品创作背景:

《元日》是王安石在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创作的新年诗。当时,王安石刚刚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推行新法,他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理念得到了实现的机会。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刚刚开始,他充满了改革的热情和政治理想。

元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背景下,王安石的《元日》既表达了他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也反映了他对改革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诗中描绘了新年元日的热闹和欢乐,通过“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的传统习俗,表达了他推行新法的决心和对革新的期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他对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和改革思路。

全文通篇翻译: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轻轻吹拂着人们的心灵,暖意融融。大年初一,人人都将新桃符替换掉了旧桃符。太阳升起,阳光普照,又是崭新的一年。

逐句深度鉴赏:

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中,爆竹声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爆竹声响起,不仅带来了热闹的气氛,更象征着送走了旧岁,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句通过简单的描述,传达出了春节的喜庆和欢乐氛围。

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和生命的活力。同时,"屠苏"是指屠苏酒,古人认为屠苏酒有辟邪祛病的作用,因此喝了屠苏酒便可以驱邪防病。这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形容日出时太阳柔和而明亮的样子。这一句通过描绘旭日东升的景象,寓意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光明。同时,"千门万户"也象征着全国上下,每一个家庭都迎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和"旧符"是指新的桃符和旧的桃符,桃符是古代的一种辟邪物品。这一句通过简单的动作描述,表达了人们愿意用新的、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新的一年,摒弃旧的、消极的东西。这也寓意着改革更新,积极向上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节的喜庆气氛、人们对新年的期望和向往,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态度。其语言简练、意蕴深厚,给人带来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他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北宋后期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改革措施具备了近代变革的特点,显示了他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决心。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具有突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散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欧阳修曾赞扬他的文章:“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王安石的诗歌散文各体兼擅,他的诗“学杜得其瘦”,以杜甫为学习对象,形成了“瘦硬通神”的诗风。他的诗文语言瘦硬刚健、刻露劲健、意态刻画粗犷老苍等,为后人称道。

“元”字飞花令

元日甘泉会,衣冠拜冕旒。

元子说阳华,巉岩不可家。

元来无缝罅,触著便光辉。

春到四经旬,元来未见春。

月色幸自好,元无半点云。

元珠道在岂难求,海变须教鬓不秋。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

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

元是昆崙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元戎静镇无边事,遣向营中偃画旗。

元日新诗已去年,蔡州遥寄荷相怜。

#图文作者打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