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人物:“猎狗”桑铎•克里冈的三生三世

2025-07-08 03:10 来源:网络 点击:

《冰与火之歌》人物:“猎狗”桑铎•克里冈的三生三世

"猎狗"其人

桑铎·克里冈,他的外表高大强壮,脸上的烧伤令他容貌丑陋。他桀骜不驯。他愤世嫉俗。

正如珊莎老爱念叨的"礼貌是贵妇人的铠甲",粗鲁和杀戮也是猎狗的铠甲

尽管这个人喜欢满嘴脏话,还动不动就爱把自己灌得烂醉,但他的内心实际上是丰富而又细腻的。对珊莎他一直都温柔又小心,而且他十分敏锐。乔大帝带珊莎上城墙看人头这段,其他人都没有发现,珊莎企图把乔佛里推下去,只有猎狗,他不但及时发现,而且还巧妙地阻止了这件事的发生。

细读他与珊莎的对话,你会发现,他绝不像看起来的那样粗鄙无文。好多地方他说的话都是一套一套的,举几个例子:

"……算了吧,小妹妹,你以为骑士有什么用?成天穿着黄金铠甲,一心博取女士欢心?我告诉你,骑士唯一的作用就是生来被我杀。"他将长剑锋刃抵住她脖子,就在耳朵下面,她可以感觉它的锋利。"我从十二岁时开始杀人,至今刀下之鬼已数不胜数。不论历史悠久的世家豪门,一身天鹅绒的肥佬富翁,趾高气昂的贵族骑士,是的,还有女人和小孩——人为鱼肉,我为刀俎。他们尽可能占有土地、神灵和金钱!他们尽可以彼此高呼'爵士'!"桑铎·克里冈朝她脚边啐了一口,以示不屑。"我只要这个,"他边说边把剑从她咽喉举起,"有了它,世上我什么都不怕。"

——啧啧,列位觉得这是粗鄙无文的人能说出来的话?这简直是文采风流的抒情诗人啊。

再看看这些:

"罪孽何在?"他大笑,"诸神何在?"

"那你告诉我,小小鸟,什么样的神会创造出小恶魔那样的怪物?什么样的神会容忍坦妲伯爵夫人的女儿那样的弱 智?如果这世上真有神灵存在,他们只是创造绵羊好让狼不挨饿,创造弱者来给强者愚弄。"

"真正的骑士和诸神一样,都不存在,活在人间,倘若无法自卫,就是死路一条,必须为别人让道。刀剑和强权统治着这个世界,千万别相信旁的说法。"

——这灵魂里,分明藏着一个愤世嫉俗的哲学家。

这个人的内心十分敏感,敏感,但不是脆弱。

他特别特别在意珊莎"正眼看他"这件事,对此执着无比,甚至好几次为此生气。你觉得这是他为容颜丑陋而自卑吗?——我认为不是!

猎狗是个十分真诚的人,他对珊莎从不说谎,他希望珊莎以同样的真诚待他。而这种内心的真诚,投射到现实中,就是"看脸"这件事,这对猎狗具有象征意义:他这张烧毁的脸,代表着世界的真实与残酷,他要珊莎认识清楚并且勇敢面对。

在颜值问题上,猎狗的内心比提利昂要强大,他并不为此自卑。他的审美异于常人,他认为的美,不侧重视觉方面,他认为"纯"和"真"才是美,所以,他有什么可好自卑的?

桑铎·克里冈是个由内到外都真正勇敢的人。他认定刀剑和强权是世界的真实,就忠于这个信念。他效忠于兰尼斯特,就忠于职守,执行命令。但是他绝不畏惧强权而奴颜谄媚。他杀戮,却并不嗜杀,也从不逃避罪责。他心中有恨,也并不仅仅是对魔山的仇恨,还包括对这个不公的世界的愤怒,可他又对此无能为力。于是他试图用杀戮来铸就自己的铁石心肠,用酒来淹没感受。——事实证明这是没用的。

我觉得他最勇敢的一点,不是挑战魔山,也不是坦承罪责,而是他能够想着挑战自己,突破自我,尝试去克服自己对火的恐惧。他在君临之战成了逃兵,他挑战失败了,这没错。可真的敢这样去尝试,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勇气了。

猎狗怕火这个问题,搁现在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种心理疾病。书中他为了克服这一点,做出了好几次尝试,当然因为没有猎狗的pov,所以都没明写。

第一次是君临发生暴乱,他把珊莎救回来之后,大家发现跳蚤窝起火了。这时候提利昂分派人手去救火,让桑铎也去,说出口了才想起来他怕火。猎狗确实是犹豫了一下的,但是最后他还是去了。

第二次就是君临之战。猎狗在国王门担任突击队长。小恶魔赶到的时候让他们整队出击,猎狗反对。这时一个小兵跟提利昂汇报说,我们都冲了三次了。当时那个状况就是到处都是火,他既然都冲了三次了,为啥轮到小恶魔这次他就怂了呢?前头还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小恶魔来时,猎狗扯下头盔扔在地上,那个头盔"焦黑变形"。——最后一次他又被烧了!这才是事件的真相,而绝不是说他在城里看见外头那些火直接就怂了不敢上了。

这种勇敢尝试,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就好比说现在一个幽闭恐惧症患者,为了克服恐惧,自己把自己关到小黑屋里一个道理。

所以说,社会我狗哥,人狠话不多,对别人凶狠,对自己也是够狠。

"猎狗"与劳勃

这个标题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奇怪。这两个人似乎并不能扯上什么关系啊。——还是有点关系的。根据本人对一些蛛丝马迹的推敲求证,发现劳勃很可能是猎狗少年时代的偶像。有证据哦。

这个"偶像论"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

我们都知道,劳勃·拜拉席恩是,——好吧,曾经是——一位极具骑士精神的伟大战士。而他最为辉煌的战绩,就是在红宝石滩一对一地杀死了雷加。

在猎狗的记忆里,魔山是是由雷加亲自册封骑士的。要知道当时雷加可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龙王子,正义与美德的化身,因而这个事件对桑铎的三观起了相当大的颠覆作用。猎狗从此对雷加应该是有个老大不小的心结的。

再来注意一下年龄,这是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伊里斯被杀,坦格利安王朝覆灭,发生在征服283年,书中明确提到过,这个时候格雷果是17岁,桑铎比他小5岁,这时是12。雷加之死在这之前,说明劳勃杀雷加时桑铎还不到12岁。

这个年龄不正是小孩给自己树立偶像的时候吗。而且那时候劳勃长得还帅,很容易圈粉的。更别提对猎狗来说,劳勃的所为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伸张正义"了。

人们在少年时形成的一些认知,会特别的根深蒂固。偶像们只要别自毁人设,这些"少年粉"应该是最铁的。猎狗成年之后,就算不再是劳勃的粉丝(帅哥战士变成胖酒鬼算不算自毁人设?),至少也对他是推崇的。两点证明:

君临比武大会上,猎狗与魔山动手,天雷地火的别人都拉不开架,这时劳勃吼了一嗓子:"都给我住手!"猎狗一点没歪歪马上停手了。——前面说过,猎狗不是个屈服于强权的人,他对于所谓"大人们"的身份地位一般是不但不在意,反而嗤之以鼻。他之所以这么听劳勃的话,并不是因为国王的身份,而是对他真的有敬重之心。

第二处是在君临之战前,跟珊莎的对话:

克里冈转头望向远处的火焰。"火。"他还剑入鞘,"火是懦夫的武器。"

"史坦尼斯公爵不是懦夫。"

"但也没他哥哥的气概。区区一条小河,难不倒劳勃。"

——这话从猎狗嘴里说出来,可以算得上绝无仅有推崇备至了。除此我就没见他真正夸过谁。

联系前边,猎狗从十一二岁到长大成人,他从来没崇拜过泰温大人这种运筹帷幄型,他的成长之路和奋斗方向一直就是成为一个终极的战士,像当年的劳勃那样。

猎狗与珊莎——虐心之恋和未竟之吻

猎狗与珊莎这段恋情,堪称经典版美女与野兽,这一对CP也是圈粉无数。我个人来说,大爱狗哥,也挺喜欢珊莎,但是对他俩的前景却并不看好,还求狗珊党轻喷。

这几天为了写他俩的故事,原著的这个部分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我发现他俩的互动特有意思。有时候让我觉着就是现实中男生女生、老公老婆,两个人吵架斗嘴,斗了半天其实是在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上,然后就误会了,误会越来越深,再然后……你知道狗哥这人脾气不太好。

还是先拿前头说过的"看脸"这个事来开头,这回咱们站在珊莎的角度看。

这个姑娘一开始是个颜控,被童话故事洗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所以特招黑。但是吧,她其实是个双商都很高的女孩。——谁小时候没干过两件蠢事呢?(这个具体问题以后写珊莎时候再说。)

咱们再打个比方,假如你有个同学或同事,人长得特别丑,又或者你在街上、商场里遇见一个残疾人,你会不会死盯着人家看?必然是不会吧。这是个起码的礼貌对不对?我们盯着人家的缺陷,这是很伤人的呀。——正常人都这么想没毛病吧?

但是狗哥他不这么想。他不觉得这是缺陷,他觉得这是"真实",是"真相",你不敢看就是虚伪。——So,误会产生了。

这俩人的内心,估计是介个样儿滴:

狗哥:你不敢看我,就是不敢面对真实的世界,就是活在歌谣和童话里。

珊莎:这人好奇怪,怎么总是强迫我做那么没礼貌的事?

狗哥:你特么倒是看我啊!

珊莎:看就看呗,我早看了呀。你还让人一直看一直看,你是不是有病?

——珊莎其实早就可以正视他的脸了,认真看,还看过好几次。作为一个曾经的重度颜控妹子,珊莎是用心看的,她都忽略了那些伤疤污渍什么的,直接看到眼睛里去,看见他的怒火,看见他的恐惧。所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实在是狗哥偏执了啊。

原著小说中珊莎插图

再来看看他俩最后分别这一段,这个桥段绝对的经典,感动了无数人啊。狗哥说:

"我会保护你。他们都怕我。再不会有人敢欺负你,否则我就杀了他。"

——深情告白。

完后有个细节:狗哥把珊莎往身前拉,珊莎以为他要吻她,就闭上眼等着。——这挺正常的吧?换谁都是这个样儿。

但是狗哥的思维完全不在这个"正常频道"上。不管他是打算吻她还是抱她还是就看看她,反正她这一闭眼,坏事儿了。

狗哥心里那个怒,那个憋屈:我都告白了,你还是不看我,你特么还是不敢看我!

所以实际情况就变成了,珊莎闭着眼等着他吻,狗哥却在等着她睁眼看他,僵持,僵持……最后直到狗哥失去耐心,拿刀子逼她唱歌。——这个误会,简直是……我都没词儿形容了。

——这就是煽情催泪的"未竟之吻"的真相。

好了,现在严肃一点来聊聊猎狗与珊珊的这次分别

猎狗对珊莎真爱确凿无疑。他就算稍微使用点暴力把她绑走也不是办不到的(但是估计很快会被抓回来,因为通缉级别明显会上升到最高啊)。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带走珊莎?你要是说"对心爱的人不能使用哪怕一丁点儿的暴力",那我就只能说你太年轻了。我们来感受一下珊莎的那首歌:

"温柔的圣母,慈悲的源泉,保佑您的儿子穿越鏖战,

止住流矢,抵挡刀剑,让他们看到美好的明天。

温柔的圣母,妇人的希望,帮助您的女儿不受苦难,

平息怒火,驯服狂乱,教导我们彼此宽容相待。"

——这首歌太绝了!这首歌一唱完,猎狗匕首也收起来了,人也平静了,还哭了。为什么?因为珊莎懂他,是真懂!这首歌直击灵魂啊!

桑铎自己默默走了,为什么?不是他对珊莎失望,而是他也懂了。他一直以来所做的一切,包括强行让她"看脸",都是为了让珊莎卸下她的"铠甲",那些礼貌教养什么的,在猎狗眼里都是虚伪和逃避现实。

开篇咱们说了,猎狗也有"铠甲",什么粗鲁啊,杀戮啊,人狠话不多呀啥的。珊莎这一首歌击穿了他的"铠甲",直达他内心最脆弱最柔软的地方。——猎狗他败了。他由此明白了,他俩三观不一致,并不是一路人。强行带走也就并没有意义。他还明白了,珊莎是懂他的。——你要知道,有时候"懂"比"爱"更不容易。

这场分别,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说是他俩在人生理念上的一次交锋。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珊莎对猎狗爱是不爱呢?

我的答案是:爱。

后面的剧情里有很多细节,首先是珊莎收藏了猎狗留下的白袍,后来又有好几次脆弱的时候想起猎狗,甚至回忆到那个"未竟之吻"。——这里还有个小插曲:中文版里和英文版略有不符。中文版中的两次回忆,都是那个吻并没有实现;但是在英文版里,珊莎甚至回忆了吻的细节。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对于已经失去的美好,在回忆的时候往往会进一步加工美化(初恋之所以难忘常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都这样了如果还说不爱,那我就不知道怎么才叫爱了。

但是呀但是,相爱也并不能决定他们会在一起。

抛开三观问题不谈,我觉得马丁老爷子不会强行撮合他俩的。

这个死胖子这本书写得很"恶毒",书里你喜欢的人物,他都是各种虐,对读者也就是各种虐,"公主与骑士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绝对不是马丁的风格,也不是这部书的风格。

我个人倒是觉得,艺术审美方面,保留这种"缺憾之美",远比生安个"大团圆"结局要深刻和震撼得多。——这不是爱情的问题,而是哲学和理念的问题。

猎狗与艾莉亚

无家可归的大狗和无家可归的小狼的故事。他俩这一段,就是在流浪。猎狗从无旗兄弟会手里偷走二丫,打算送去领赎金。了解到罗柏和凯特琳都去佛雷家参加婚礼,就一路前往。结果赶上红色婚礼,赎金任务失败。

接下来又想送去姨妈家拿赎金,上不了山,又失败了(剧集和原著不符,文章以原著为准)。下一步计划去奔流城找黑鱼拿赎金,然后在客栈遇到魔山的亲兵,打斗负伤。最后二丫抛下重伤的猎狗,自己走了。

我们只讨论一个问题:二丫为什么不杀他?

二丫对猎狗的恨,只有一个特简单的原因:桑铎杀了屠夫小弟米凯。这个米凯,在二丫他们从临冬城去君临的路上,是二丫短暂的玩伴,二丫把他当做朋友。所以她因此而恨猎狗。但是在那之后,二丫经历得太多了。她把猎狗加入自己的祈祷名单,更大程度是因为觉得"应该"这样,这才是正义和公理。

猎狗被无旗兄弟会抓获,为此接受了审判。当时许多人站出来指控他,但是他们所指控的罪行都不是他犯下的,只有米凯这一件事,他没否认,并且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

站在猎狗的角度上,屠夫小弟攻击王子本来就是死罪,他是奉命。比武审判的结果是猎狗赢了,所以这件事上他无罪了。二丫不愿意承认而已。

之后一路上,猎狗表面很凶,其实他对二丫很好的,香肠都是给她"厚厚的一片"。——我不认为这是因为珊莎而爱屋及乌,我觉得是猎狗很欣赏二丫的野性,他对小母狼有认同感。赶上红色婚礼,猎狗还救了她,虽然方式粗暴了一点,但当时也别无选择嘛。

二丫又不傻,她懂得好歹。所以在猎狗受伤后还照顾他。而且她当时"祈祷"的名单里已经不知不觉地剔除猎狗了(后来自己发现了又加上)。这说明她自己已经不恨猎狗了,没有再把他当做敌人,她自己的本心已经不想杀他了。但是那个"应该"老是跑出来捣乱。

最后二丫不杀也不救,可以说是另一次审判了。让老天决定他该不该死,反正小母狼自己决定不了。

说起来二丫这么一个酷酷的小妞,在离开猎狗之后,竟然也想过"他们绝不敢欺负猎狗",和她姐姐倒也算是又达成了一项共识啊。

剧集来说,这张图表情太到位了

猎狗与寂静岛

后来在"美人"布蕾妮的pov中,我们看到了寂静岛的掘墓人,他是个"比布蕾妮还要高大"的大个子,还瘸腿,另外猎狗的马陌客也在岛上。基本可以确认这个人就是猎狗了。

所谓的"猎狗已经死了",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原来的那个"猎狗"已经消失了,他重获新生了。

寂静岛看起来不错,像个富庶的小村子,没有被战争波及,日子过得不错。——但是你以为《冰与火之歌》中真的存在"世外桃源"这种东西吗?你以为这就是猎狗的最终归宿了吗?天真。

寂静岛的长老,就是告诉布蕾妮猎狗已死的那个,身份十分可疑。他很强壮,自称曾经是骑士,参加过雷加与劳勃之间的战争;他自称与世隔绝好多年,但是他对外面的事全都一清二楚。而且,他后来很神奇的出现在珊莎面前,身份是为小指头效力的骑士。——这个部分注意对比外貌描写,长老和骑士莫苟斯,长着几乎一样的大鼻子。

对寂静岛长老的描写

……他却高大挺拔,充满活力,正当壮年;其次,他的脸不像她(布蕾妮)想象中的医疗圣人那般和蔼慈祥。他脑袋大而方,眼睛敏锐精明,鼻子布满红色纹路。……

对莫苟斯爵士的描写:

第二名骑士生得结实,豪放的大胡子,根茎状红鼻子上布满破裂的脉络,粗糙的手则如火腿一般……

马丁把这个人物描写得太隐蔽,而且到卷五为止,还没有太多关于身份和幕后势力的展露。一般猜测他要么就真是小指头的人,要么是无旗兄弟会的人,还有一种可能是瓦里斯的人。——我个人比较倾向最后一种。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足以说明一切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桑铎·克里冈从此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也只能是一个注定会被打碎的梦了。

结语:

"猎狗"桑铎·克里冈

"这是一个苦难而饱受折磨的灵魂,一个嘲笑着诸神同时也嘲笑人类的罪人。他忠诚效力,却感受不到由此带来的自豪;他努力战斗,但胜利中没有喜悦;他饮酒如水,企图淹没感受;他没有爱,也不爱自己,驱使他的是仇恨。……"

他的第一世,经历了一场火烧,从此后那个崇拜骑士的小男孩,变成了兰尼斯特的"狗";他的第二世,经历了一场无果的爱情,从此他是"自己的狗",却无家可归;他的第三世,经历了一场死亡,从此他是寂静岛上的掘墓人,埋葬别人,也埋葬自己。

(喜欢《冰与火之歌》的你,欢迎关注@烟灰圈里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