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学生为“桃李”

2025-04-23 06:33 来源:网络 点击:

为什么称学生为“桃李”


“桃李”是学生的代称。一名教师有很多学生,便可称“桃李满天下”。“桃李”一词的由来同春秋时的魏国大臣子质有关,但是却有两种说法。

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候,丢官只身跑到北方。在北方,结识了一个叫简子的人,便向他抱怨自己培养过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夏天可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在培植啊!”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

另一种说法是,子质跑到北方朋友家里躲避。为了糊口,他便开了学馆,收一些学生。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子质得知后,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从此,当老师的就以“桃李”代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