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千年 一湖寄情

2025-04-15 11:27 来源:网络 点击:

遗爱千年 一湖寄情

鄂东晚报记者 黄俊杰

文件名:关于设立黄冈市遗爱湖公园管理处的批复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遗爱湖公园,因苏东坡所作的《遗爱亭记》而得其名。

苏东坡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谪居黄州,4年多时间写下了700多篇诗词文赋和大量书法作品,创作了文学代表作“一词二赋”、书法代表作《寒食帖》,给黄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之前,遗爱湖并不是那么诗情浪漫。在老黄州人的记忆中,这里并没有遗爱之名,有的只有记忆中远去的部队靶场,或是儿时的湖边浴场。由于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长期直排入湖,使湖水质量不断恶化,生态失衡,这里慢慢成了荒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之地。

“夏天,没人敢开窗户。”湖边老居民方志刚回忆当年。“每次回家经过,都是连走带跑。”陈细妹现在提起那段经历,还是皱着眉头。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黄冈地区行署为加快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步伐,决定将黄州老城区东郊的东湖、西湖、菱角湖三湖开辟为城市风景休闲区,改善居民的文化生活环境。由于当时种种限制,遗爱湖风景区建设迟迟上不了马。

1998年4月,市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治理遗爱湖环境议案》,作出保护、开发和永续利用遗爱湖的决议。当时黄冈刚刚撤地建市百业待兴,又缺乏系统的规划,治理成效并不明显。

在煎熬中,大家还是没放弃希望。2006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遗爱湖综合保护治理工程,先后4次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完善方案,作出按三年时间、分五大战役安排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的决定,并启动了征地、清淤、拆违、路桥建设等前期工作。经反复研究论证和规划编制,其功能定位为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东坡文化主题公园,遗爱湖公园也正式得以命名。

有人说,将遗爱湖区域卖给房产开发商,地方政府肯定可以大赚一笔,建成免费开放的市民公园,亏不亏?时任市长刘雪荣的回答是:不亏,有了遗爱湖公园,整个城市升值了;加上老百姓从中获得的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更不会亏。

2007年1月,在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被列为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八件实事”之一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获得大会一致通过。

“今日的遗爱湖,是我们欠市民的一笔环保账。尽快还上这笔账,就得承受必要的经济代价。”市领导明确态度。市直各职能部门和黄州区、黄冈高新区对保护、治理、建设、开发遗爱湖形成了共识,自此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整个公园规划总面积7552亩,其中陆地面积3142亩,水域面积4410亩,环湖岸线29公里。采用“一环、两片、五区、十二景”的布局结构。一环是沿湖观光旅游的环型主路线;两片是东湖片区和西湖片区;五区是东坡文化休闲区、文化商业休闲区、竹园生态休闲区、原生态自然保护区和市民户外运动游乐区。

建设者们潜心挖掘和弘扬东坡文化,通过“集其据、圆其说、用其效”,赋予了遗爱湖公园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每一个景区又分别表达、自成系统,集苏东坡诗词赋之佳句、采遗爱湖形景物之灵气,融汇组合而成十二景区名称——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琴岛望月、红梅傲雪、幽兰芳径、江柳摇村、水韵荷香、大洲竹影、霜叶松风、平湖归雁。

公园自2007年3月份动工以来,工程总投资21.3亿元,从并不宽裕的财政收入中挤出建设经费,这一项目并不是形象工程。“过去许多政府工程都在群众中产生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但遗爱湖公园的建设赢得了所有市民的好评。”刘雪荣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和媳妇就是在公园里认识的,恋爱时最有趣的事就是比哪个景区更漂亮,一起探寻美景,如今我女儿都是在公园里开始学步的。”周末阳光晴好,逛公园成了市民马超越一家三口固定项目。

同马超越一样,曾担任遗爱湖湖长的刘雪荣经常利用节假日、周末来遗爱湖公园,或者在散会后到公园走走看看,了解建设进度,解决实际困难,查漏补缺。

破茧已成蝶,遗爱湖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城中明珠”,是黄冈市区最大最美的民生工程。十二年的持续不断治理和建设,水质治理与景观建设同步推进,一系列统计数据也能管窥公园建设之艰辛。

治水:先后铺设排污管网12公里,封堵排污口48处,清挖湖底淤泥47万方,生态护岸27.8公里。

筑园:铺设游步道49公里,建成景观桥梁15座,亭、台、楼、阁、馆、舍、苑、榭57座,全木、全石、全砖入口牌坊各1座,仿古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

植绿:有各类植物360余种,各类乔木、亚乔木近14万株,栽植灌木、地被及水生植物115余万平方米。

搬迁:搬迁关停污染企业1398家,建设过程中完成征地3056.5亩,全面取缔了湖区畜禽和珍珠养殖点,先后拆除公房共计19916平方米,私房586户118121平方米。

“你们黄冈的老百姓实在是太奢侈。一个不到40万人的城市,却拥有一座5平方公里的公园。”参观遗爱湖公园,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叹道。

作为全国最大的东坡文化主题公园,遗爱湖公园在2013年1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黄冈市首家获得此项殊荣的公园。

2014年3月,遗爱湖被评为“湖北十大最美湖泊”之一。2016年8月23日,公园又被正式评为国家湿地公园。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与国内一些大城市的著名园林相比,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建设风格,遗爱湖不仅毫不逊色,还匠心独运。

现如今,登高远眺,遗爱湖及古城风景奔来眼底,城与湖相接相得益彰。公园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排污管网建设,实行“收集、对接、贯通”的工程措施,使大量污水进入市区排污主管网而不再排入遗爱湖。

在这里,历史的厚遇赋予黄州浓厚的文化积淀,如今公园已经成为打造黄冈东坡文化传承的源头。每年城区2万多名中小学生在这里感悟东坡、品味东坡。免费开放的梅、兰、荷、竹等四大传统文化馆,配备专职讲解员进行讲解。建成国学馆、书画院,将芸香阁建设成我市第一座美术馆,在东坡广场举办书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活动,并对所有亭台楼榭和桥梁进行命名,东坡文化氛围日益醇厚。

穿越时空,和苏东坡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刘雪荣在黄冈讲台曾发问,在十年以后,几百年以后,遗爱湖会是什么样子?当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当文化浸润到每一个角落,遗爱湖一定能够成为黄冈的无价之宝,成为黄冈人民的精神家园。

遗爱湖的修复和公园建设,是对“遗爱”精神的最高诠释,遗爱之名穿越千年有了寄往。在遗爱湖畔,今人遗爱之风或许东坡先生会感慨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