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毁灭者-雪风号驱逐舰(上)

2025-02-15 09:11 来源:网络 点击:

浅谈二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毁灭者-雪风号驱逐舰(上)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当然也不是所有驱逐舰都叫雪风……雪风号驱逐舰因其在二战太平洋战争中的精彩表现被广大军迷亲切的称之为“雪亲王”,如果提起二战期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服役的百余艘各型驱逐舰,论知名度雪风号说自己第二,估计没人敢说第一。二战中雪风号参与了日美两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上的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打满全场,一步步见证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步步兴盛与最终毁灭。由于雪风号在作战中不管是为己方运输编队护航还是跟随作战舰编队参与作战,都会使联合舰队参战部队损失惨重,以至于联合舰队海军官兵们都畏惧于雪风号的祥瑞,称呼其为死神。

日本陆军:多来几艘雪风号这样的祥瑞舰那才叫一个过瘾,绝不能让海军那群马路们过得舒服。

美国海军:➕1,不用多了,再来三艘雪风,太平洋战争提前三年结束……

作为炎阳级驱逐舰的八号舰,雪风号于1938年8月开工建造,1939年3月24日下水并被命名为“雪风”号,雪风在日语中意为:“混杂雪花的强风”(雪风:各位既然给我取了个这样的好名字,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各位等着瞧好吧,给我几年时间我必定把联合舰队吹的七零八落,不会叫你们失望的)1940年1月20日雪风号正式竣工加入联合舰队服役。雪风号服役后舰籍归属吴镇守府,属第2舰队第2水雷战队,与同级舰天津风、时津风、初风共同编组成第16驱逐队,并担任旗舰。而就是这样一艘看是平淡无奇的驱逐舰,在其服役之日其就将把二战期间联合舰队水面主力作战舰艇的运气一步步吸光……二战日本联合舰队开始一步步走向灭亡。

炎阳级驱逐舰作为二战爆发前联合舰队最新级别入役的驱逐舰,其设计初衷就是作为联合舰队的主力雷击部队(冲在最前送人头),对美军海军战列舰编队进行鱼雷饱和式攻击,最大程度削弱美军的作战能力,掩护己方主力舰队最终歼灭美军舰队。为此雪风号继承了日本海军驱逐舰一贯火力火力强悍的优点,服役初期雪风号的主要火力为三座双联装127mmC型/50倍径主炮;单管25mm高射炮2座;其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当属其装备的两座93式4连装610mm氧气鱼雷,并带有布雷与扫雷具。但该舰的防空及反潜能力却及其孱弱,面对美军空中和潜艇威胁时基本等同于裸奔。为了提高综合作战实力分别于1942和1944年两次对其进行了两次技术改装:拆除了舰尾部主炮塔,增加了24座25毫米机关炮及4座高射机枪,增强该舰的防空实力,提高其综合作战能力。

作为联合舰队的杀手锏武器,93式氧气鱼雷于1933年开始研发,1936年开始小批量试装部队服役,1937年开始大批量生产,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共计生产了超过2700余枚,二战期间曾广泛地装备于联合舰队各型驱逐舰与轻巡洋舰,并组成的“水雷战队”,在战争前期凭借着48节的最大航速、40公里的最大射程(但80%的战绩都是在10公里以内创造的)及高达490公斤的战斗部给予盟军舰艇沉重打击,战争后期有部分被改造成自杀式的“回天”鱼雷

雪风号的动力装置采用三座燃油锅炉➕两座蒸汽轮机的配置,最大动力输出功率为52000马力,采用双轴推进,在试航中最大达到了34.5节的最大航速,为了进一步提高航速,炎阳级驱逐舰中的后14艘舰对螺旋桨的桨叶面外形进行了改良增强,加大桨叶直径,提高效率使其最大航速超过35节。为了在广袤的太平洋上截击美军主力作战舰队,炎阳级驱逐舰续航力在18节时能轻松达到5000海里,其最大航程更是超过6000海里。标准排水量2000吨,满载排水量2490吨,在二战一众驱逐舰舰行列中也算是属于大块头的存在了

炎阳级驱逐舰共计建造19艘,分别为:野分、岚、舞风、萩风、黑潮、亲潮、早潮、夏潮、初风、雪风、时津风、天津风、谷风、浦风、滨风、矶风、阳炎、不知火、秋云。如果只看直面数据的话,炎阳级驱逐舰不管是火力还是续航力都远超同时期欧美各国一众驱逐舰,但由于联合舰队只将其作为水雷战队使用,致使其在面对美军海空力量打击下损失惨重。到战争结束时,只有一艘幸存(是谁我就不点名了,给它留点面子)

盘点雪风号在战争期间的精彩演出,悉数联合舰队与雪风号驱逐舰有交集的各型舰艇及最终命运。前方高能,忍住别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12日雪风号首次参战,为在菲律宾进行登陆作战的陆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任务,也就在此之后雪风号的精彩演出即将拉开序幕。24日参与拉莫湾登陆支援,不巧被美军P-40战斗机机枪扫射导致其油缸受损,并有6名舰员受轻伤。舰体有损坏就要就是去修理,于是雪风号开始首次显示出自己所具有的祥瑞之兆,27日,在棉兰老岛的达沃接受联合舰队修理舰"明石"号维修。

联合舰队明石号维修舰,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一艘专业维修舰,明石号于1937年1月18日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1938年6月29日下水,1939年7月31日竣工服役。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凭借着舰上装备的各型维修设备,四处为因作战而损坏的联合战舰进行维修,使其避免了沉没的命运。因其具有的高价值而被美军列为重点打击目标,于1944年3月30日在帕劳被美军战机轰炸重创后坐沉。

但在此处停泊等待维修的舰只不止雪风号一艘,不远处还有重巡妙高号,维修期间,不甘寂寞的美军B-17轰炸机机群对停泊于此的联合舰队舰艇进行了空袭,而雪风在飞田舰长的指挥下前脚刚离开停泊地,美军的炸弹后脚就落了下来,完美的避开了所有炸弹,众人皆惊叹雪风号舰员操作技术娴熟,稳如一匹老狗。而一旁的妙高号就没这么幸运了,被美军一枚炸弹直接准确命中炮塔,一时间死伤惨重,不得不返回本土进行维修。

妙高号属妙高级重型巡洋舰,本级舰共建造4艘,首舰妙高号于1924年10月25日开工,1927年4月16日下水,1929年7月31日竣工服役,服役后进行了多次改装升级,使其标准排水量最终达到13280吨,满载排水量15000吨。其最大航速为35.5节,主要武器为5座双联装203㎜主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联合舰队对东南亚地区进行侵略,期间多次被盟军击伤,1945年9月21日,向英国舰队投降。1946年7月8日,在马六甲海峡凿沉。

妙高号:雪风,有空咱好好算一算

雪风:小样,瞧把你能的,我这次幸亏没下狠手,要不然你早就喂鱼了

1942年6月雪风号参与了著名的中途岛海战,此战美国海军凭借着破译日军情报做好准备静等联合舰队上钩,以弱胜强最终大败联合舰队,太平洋战争迎来了关键转折点。作为此次作战主力的南云机动部队损失了全部4艘主力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机动兵力遭到沉重打击,其战略进攻能力被严重削弱,战后雪风不得已跟随联合舰队剩余船只一起撤退。

雪风号驱逐舰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被安排为己方运输舰队护航,由于南云的四艘主力航母被击沉,使得进攻行动无法进行,此役中雪风护航的登陆部队没有受到损失,但在此之后的俾斯麦海战中就是另一番靓丽的风景线了……

美国海军:感谢雪风送来的四艘航母人头

雪风:客气啥,这哪到哪啊,别急,后面还有更大的

1942年8月,美军开始登陆瓜岛,二战期间最为残酷的岛屿战就此拉开序幕,围绕瓜岛海域制海权美日两军爆发了一系列惨烈战斗。可能觉得在中途岛海战中没有全力发挥出自己的祥瑞能力,雪风号经过一番静心的准备后于10月26日重整旗鼓正式参与战斗。首战为旗舰"翔鹤"号航母护航(南云忠一:最近都说雪风有点邪乎,我就不信这个邪,我偏要试试,雪风:嘚嘞,保证不叫您失望)结果"翔鹤"被命中数颗炸弹炸成重伤,不得不返回本土维修……此后又为“翔鹤”号姊妹舰"瑞鹤"号航母提供护航(翔鹤号:兄弟,你悠着点啊,别一不小心被雪风那傻子给卖了……)而“瑞鹤”号在与美军进行的一系列海空大战中虽没有遭到打击但其舰载机部队却机会损失殆尽。此役,联合舰队被击落数百架战机,数百名飞行精英战死,日本海军航空兵积攒数十年的家当全部败光,自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瑞鹤"和"飞鹰"也因缺乏训练有素的机组人员而被迫返回日本。

翔鹤号及瑞鹤号航母属日本海军翔鹤级航母,本级舰共计建造两艘,是二战前期日本海军根据之前航母实际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而调整设计建造的理想型舰队航母。标准排水量29800吨,满载排水量32100吨,最大航速超过34节,最多可搭载超过80架各型舰载机。两舰分别于1937年12月12日和1938年5月25日开工建造,1941年8月8日和9月25日竣工服役,太平洋战争期间参与了偷袭珍珠湖、珊瑚海海战、所罗门海战、马里亚纳和莱特湾海战,翔鹤号与199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被美军棘鳍号潜艇击沉,而瑞鹤号则在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中被美军舰载机击沉……而那位不信邪的南云中将也因作战不利而被撤职赶去了塞班岛等待自灭……

1942年11月12日,不甘心即将失败的联合舰队决定派出战列舰“比叡”号及“雾岛”号效仿之前“金刚”、“榛名”号战列舰再次准备炮轰美军在瓜岛上的亨德森机场,而为两舰护航的正是雪风号。(一定是特别的缘分)不巧的是美军因为有了上次被日军偷袭炮击导致战机损失惨重的教训,立即加强了海域的巡逻警戒工作,不巧黑夜中偷偷摸摸准备溜进去打完就撤的联合舰队意外与遭遇美军巡逻舰队,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很快,比叡号与美舰发生激烈战斗,但因交战距离过近使其无法发挥出主炮的强大火力,相反却在近距离混战中遭遇闯入两舰编队中的美军驱逐舰拉菲号近距离火炮齐射,短短40分钟比睿号被命中超过85发127㎜炮弹,其上层建筑被活生生的炸了个底朝天,包括舰长在内的一众指挥官非死即伤,由于其上层建筑发生火灾,成为美军夜晚炮击中最显眼的目标(夜空中最亮的星),遭到重创,并且因其操舵装置损毁,无法全速逃离美机的空袭范围,次日天亮后被美军仙人掌航空队发现并攻击伤势加重,为了避免被美军缴获只得自沉于所罗门群岛海域。而经历如此恶战的雪风号则只破了点皮外伤,并且拉了一船自家落水官兵安全返回自家基地。

比叡号战列舰属日本金刚级战列舰的2号舰,虽说其前期设计和后续建造均采用了英国维克斯公司技术,但却是日本第一型自己真正意义上建造的无畏舰。比睿号于1911年11月4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912年11月21日下水,1913年8月4日竣工服役。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对四艘服役年限已有30年金刚级战列舰进行了多次技术升级。其标准排水量为32200吨,满载排水量36300吨,最大航速30节,主要火力为4座双联装356㎜主炮。太平洋战争中金刚级四舰均被美军击沉,后面文章中我还会提到这苦难四兄弟……

比叡:雪风,我XX真是谢谢你啊……

雪风:就咱俩这关系说这话见外了,你那一群落水狗我给你送回去了

1943年3月1日,俾斯麦海域一队日军运输船编队满载着数千陆军官兵在一队护航驱逐舰的护卫下前往新几内亚,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准备,而编队中恰巧就有雪风号的身影……结果我就不用了:编队半路就被美军侦察机发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雪风,我来了),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顿机枪炸弹伺候。在美军飞机一顿狂轰滥炸下日军损失4艘驱逐舰(白雪、朝潮、时津风、荒潮)而搭载了数千名陆军马鹿的登陆舰也被全数击沉,数千陆军马路们稀里糊涂的就下海喂了王八。但雪风号和它运载的一个陆军马鹿步兵大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还又双顺便打捞起一大群友军落水士兵。

俾斯麦海战中美军B-25轰炸机低空轰炸扫射日军运输舰编队

雪风:我好心叫陆军兄弟们有空再来我这坐船的,结果他们倒好,直接骂我海军马鹿

联合舰队:摊上雪风号,这次我有点多少同情那帮陆军马鹿们……

1943年7月12日,日美两军舰艇在科隆班加拉岛不期而遇战斗随即打响,由于战斗发生在夜间,日军翘首以盼多年的夜战终于到来。作为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少有的一次胜利,此战日军发挥夜战优势:击沉美军一艘驱逐舰,重创三艘重型巡洋舰。本应值得联合舰队庆祝的一次胜利,却因雪风号的参与变成了一场哭笑不得的……在激烈的战斗中,日军旗舰“神通”号轻巡洋舰由于中弹太多,不在适合继续战斗,舰队司令伊崎俊二少将命令雪风号负责殿后掩护(雪风:小样,敢叫我给你挡子弹、做炮灰,等着吧一会有你好受的) 雪风一顶上,美军发射的2波次的鱼雷打击已经到达,雪风号已经做好做“炮灰”的准备,决定牺牲自己掩护编队撤退。 但令人窒息骚操作即将上演,估计美军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由于雪风号吨位小吃水较浅,一颗鱼雷居然平安从其舰体底部穿了过去精准的击中后方的旗舰神通号,神通号顿时被炸成两截。舰上包括由第二水雷战队号司令伊崎俊二少将、副官佐藤寅治郎大佐在内482人下海喂了王八,而本以做好玉碎的雪风号又双叒只得将落水官兵拉上船,不急不慢的返回自家基地……

神通号轻型巡洋舰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做了雪风号的替死鬼……

原创不易,喜欢就给个关注,感谢您的支持